“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孩提长成青春少年,又从中年走向老年。随着脑血管的逐渐硬化,脑血流量的减少,脑摄取氧量的减少,神经细胞萎缩凋亡,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减弱,主管我们的精神、心理和思维的大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了,不仅躯体向老化方向发展,而且心理功能也衰老了。
心理活动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有的人在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已见,情感平常;还有的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各人各不一样。有的人虽到了高龄,但记忆力还很好,思维还很敏捷、深刻、精力充沛。可有的人呢,刚步入老年,记忆力就不好,思维迟钝,精力不足。
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是不平行的。人的心理衰老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躯体疾病、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外伤以及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修养)等等。因此,心理衰老和躯体衰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人的躯体衰老的速度较快,而心理衰老速度较慢。躯体衰老外观上的变化(如白发、皮肤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等)是比较明显的,而心理衰老在外观上的变化,比较躯体衰老而言,则是相对不明显的。
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又起着相对较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推迟心理衰老是可能的:
向前看,少回头:人的一生走过许多弯路,步入老年的人往往更会遇到许多不称心的事情,如自己多病、老伴去世、有些事力不从心等等。如果人们一味地把现在与过去年轻时相比,就会越比越悲观,甚至会觉得人生无味。因此,中年以上的朋友们最好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与年轻人在一起的愉快聚会,不要倚老卖老,“笑口常开,笑脸常驻”保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
多用脑,勤思考: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多用脑,勤思考,可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的萎缩进程减缓。其实,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即使高龄老人,仍能掌握新知识。因为老年人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不容易降低,降低的仅仅是记忆、计算能力。当然,在提倡用脑的同时,必须强调要合理地、科学地用脑,而平时起居有常,生活作息有规律,对保护大脑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动动腿,勤锻炼: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加强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加勇气和兴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从而增强心理功能,减缓衰老。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济于事的。
常相安,融感情:对于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家庭关系。在家庭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老人对子孙既不能过严,也不能溺爱;既要重视他们的智育,又要重视他们德育和美育。老人要以自己良好的世界观、道德情操、生活作风等影响自己的小辈;而小辈则可以从老人身上学习到优良的传统、可贵的经验,老小相衬,忘年之交,进而也推迟了人的心理衰老。
平和心,自宽慰: 衰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老年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不能与青年人相比,在思想认识上也可能不合时代潮流,这是不容逃避的客观自然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更要学会自我宽解和自我安慰,切莫因为衰老而产生自卑、自弃的情绪。尽量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勉强自己做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遇事也要三思而后行,切莫让心急烦躁跟自己过意不去。善待后辈,莫说人非,不要与年轻人去争高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学艺术,冶情操: 退休固然是件好事,可是突然间改变了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难免会使人有空虚无聊、孤独落寞之感,这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变异。要消除这种情绪,最好的办法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两项感兴趣的活动作为精神寄托,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新的兴趣与爱好,积极地追求新的生活目标,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诸如读书、园艺、绘画、音乐、书法、旅游等。还应该抽些时间走出家门多结交朋友,以使自己生活在群体的友爱之中。同时争取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不计报酬地参加某些社会公益性活动,由此而得到的幸福和快乐感回绕着你的身边,烦恼和孤独就会离开。
顺自然,为所为:人,固然要老,这是自然规律和法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和抗拒的。就像二千多年前,老祖宗孔子站在高高的黄河岸边上,对着亿万年奔腾不息的黄河感叹道:“逝者如斯夫……”。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的“法”,就是“遵循、根据、依照”的意思;所谓的“道”,就是“规律、法则”。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成为道家乃至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思想特点。
一般的人对于社会和国家不一定会有什么丰功伟业的贡献,这其中,不乏有人终其一生默默的耕耘,曾经沧桑风霜,饱尝波折,辛勤劳动,无名英雄。其实这就是“实现自我、完成自我”。老年期不是人生的结束阶段,而是人生命的完成阶段,如同头上的银白色冠冕那般辉煌与绚丽,是一个值得欢呼喜乐与歌颂赞美的好时光,一个值得老年人再次去体验大自然的爱的年代。
“日落西山”表示人生的最后一站已是晚霞满天,即将步入黑暗。有些人以感恩喜悦的心情在欣赏这一刻美景――夕阳无限好;但是也有人无心欣赏,他的心情在为天黑而焦虑――只是近S昏。
保持良好心态,要有所节制、不贪求,用感恩的心来接受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珍惜自然界所赐予的每一件事物,才是身心健康、健康长寿的法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