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百分之三的人口患有抑郁症。我国部分发达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地的抑郁症发病率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中超过2600万的抑郁症患者中,有62.9%的人至今从未就医,只有10%的人接受了常规的药物治疗。
抑郁是一种无法抗拒或自己并不知道的感觉,抑郁不分国籍性别年龄,它是到处存在的文明病,也是一种最普遍的精神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时期较易得到抑郁症,即青春期的后段,中年及退休后,老年人也较常出现抑郁症。
每个人都会有不快乐和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如果持续太久,那就是抑郁了。抑郁是大部分人都有过的体验,但是当抑郁一直持续下去,愈来愈严重以致于无法过正常的日子,即称为抑郁症(depression)。
如果持续两个星期以上表现出以下5个或以上的症状,患者就需要去拜访一下精神科医师,以取得专科人士的帮助:①持续的悲伤、焦虑,或头脑空白;②睡眠过多或过少;③体重减轻,食欲减退;④失去活动的快乐和兴趣;⑤心神不宁或急躁不安;⑥躯体症状持续对治疗没有反应;⑦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困难;⑧疲劳或精神不振;⑨感到内疚、无望或者自身毫无价值,甚至出现自杀或死亡的想法。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据估计,80%至90%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专业治疗而痊愈。专业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其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睡眠剥夺治疗、光照治疗、快速经颅磁刺激),心理治疗(认知/行为/人际关系治疗等),社会学治疗(社会化环境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举荐以下四类抗抑郁药为一线用药,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s是上世纪最后10余年第一个上市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包括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氟伏沙明(Flovoxamine)等5种。其优点为:对各种抑郁发作有效;不良反应轻;对α肾上腺素受体没有影响,避免了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脏没有毒性作用,药物过量时安全;病人对一种SSRIs无效时,可以对另一种SSRIs仍然有效。这5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由于各自的化学结构有所不同,因而在临床上有具体应用的不同特点。
除一线药物以外,对精神病性抑郁、非典型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也可首选阿莫沙平、吗氯贝胺和安非他酮等其它列入二线的用药,包括噻萘普汀、腺苷甲硫氨酸、路优泰等,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醅酮、奥氮平等亦可酌情选用。
虽然中医学没有抑郁症的病名,但依据临床症状、发病转归等,本病当属中医郁证范畴。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正常情况下,情志活动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医学将人的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统称为“情志”,并且将以异常的情志活动列为中医学的致病内因。早在《内经》时代便对情志内郁致病有较系统的研究,《灵枢》记载“喜怒,善忘,善恐者,得之忧饥”、“狂始生,先自悲也”,说明医者已经注意到躁狂患者可以在一个时期内有抑郁的表现。这可能是对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环性特征的最早记载。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多种病证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相关的成方被现代医者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如小柴胡汤症“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胸满,烦惊”。黄连阿胶汤证“心中烦,不得卧” 有百合病、脏躁等。金元时代把“郁证”明确地作为一种独立病证来论述。朱丹溪提出了“气、血、痰、火、湿、食”的六郁学说。明代张景岳说:“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并提出情志之郁以“怒郁、思郁、忧郁”三者为主的见解。现代有中医学者应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抑郁症取得较好的疗效。如采用配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对照组。日本有学者用加味归脾汤治疗抑郁症符合DSM-Ⅳ诊断标准者,认为一些补气健脾药能改善抑郁、焦虑情绪。现代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神经递质、受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和基因表达调节等多方面均有关系,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正是从整体上调节各个系统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虽然新的抗抑郁药不断出现,但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担心长期使用西药后会产生依赖性等副作用,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因年老体弱,对药物较为敏感,耐受性较差,药物副反应较青壮年患者多而且重。而中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故患者更愿意接受中药治疗。临床上以中药治疗抑郁症值得大力推广,但其药动学及药效学还需进一步探讨及验证。
心理治疗则可以让病人学会更多处理生活问题及修正性格的有效方法。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基于各种因素没有定期检查或放弃治疗。 要使抑郁症的治疗更为完善,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让人们知道,抑郁不是一个人虚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复杂的、有着真正诱因的医学疾病。增加对抑郁症的了解,可以帮助患者和那些有抑郁迹象的人对抑郁症有所认识。同时,去除人们对抑郁的不良印象将使抑郁症患者更为容易地得到专科医师的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