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薄、更光滑、更安全
――浅谈准分子激光术中角膜瓣制作技术进化历程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rsis ,LASIK)诞生迄今已有二十余年,其治疗近视安全有效,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预测性,是当前治疗近视的主流术式。
顾名思义,该术式的特点是在角膜瓣下进行激光切削,故先期制作的角膜瓣和切削面(即基质床)的质量对于术后效果(尤其是视觉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顾我院近视激光科的角膜瓣制作工艺的进化历程,也是整个行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科室组建初期,我们所使用的是气动式平推型角膜刀,刀头标注130um,实际制作出来的角膜瓣厚度达160um(图1),制约了部分高度近视的治疗,且切削面粗糙,术后视觉质量难以保障;后期,角膜刀的工艺有所改进,电动式旋切型角膜刀取而代之,其刀头标注110um,实际制作出来的角膜瓣厚度达130um;后来,虽然还有些小的技术提升,都难以达到工艺上的突破,one-use-plus角膜刀的出现是个不小的进步,角膜瓣的厚度得以进一步减低(约100um左右),所得到的切削面也前所未有的变得光滑!(图2)
图1
图2
就在我们赞叹one-use-plus角膜刀所带来的进步,并以为角膜瓣的制作工艺以此为顶峰的时候,飞秒激光横空出世(图3),它改变了我们以往所认为的角膜瓣的制作方法。另辟蹊径,利用飞秒激光微爆破的原理取代了传统的角膜机械刀,将角膜瓣制作工艺从“冷兵器时代”提升至“热兵器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从此,角膜瓣的制作从以往的“手工”操作提升到“量身定做”!更薄的角膜瓣带来更光滑的手术切削创面,从而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和更高的手术安全性!!
图3
相信,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深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