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约50%失眠的发生有明显的心理因素,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今年世界睡眠日的宣传主题定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并进行推广,那么具体哪些心理因素容易导致失眠呢?下面列举常见的导致失眠发生的心理因素。
1、怕失眠心理
许多失眠者都有“失眠期待性焦虑”,由于某种原因一过性失眠,接下来晚上一旦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者尽力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从早上就开始担心晚上睡不着,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反而影响睡眠,如果能够保持平常心态,减少担心、紧张,往往对睡眠有帮助。
2、梦有害心理
不少失眠的患者不能正确的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其实一般人平均每晚要做5-6个梦,只是有的梦记得,有些没有记住,一般中间没有醒的,往往不能记住期间做的梦。而中间醒过多次,往往记得做了很多的梦。而多梦并不是失眠。梦的内容对人体也是无害的,偶尔的噩梦没有意义,只有噩梦连连才考虑有问题,而且往往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3、自责心理
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4、期待心理
生活中有一些令人期待的事情,这些事情常令人兴奋和紧张,如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不能迟到,那么前一天晚上往往睡眠欠佳;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眠。
5、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
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6、手足无措心理
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棋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7、易感人格特征
个性特征因素也是重要的失眠原因,如经常“内化心理冲突”造成慢性焦虑、抑郁情绪反应;过度疲劳或紧张、敏感、急躁,或对健康过度关心、躯体转化症状较多的疑病特质;内向、多思虑、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且睡眠量少等易感人格特征。
8、情绪问题
有研究报告表明,以抑郁为主的情绪问题可能是70%失眠的真正原因。焦虑情绪往往也明显影响睡眠。而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睡眠问题。可见,情绪问题与失眠关系密切。
9、失眠的慢性化
对睡眠怀有恐惧心理,担心失眠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如怕睡不着、怕做噩梦、怕睡中发病、怕一睡不醒等,这些恐惧心理可引起或加重失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的不良暗示是失眠长久不愈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