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障碍分为嗅觉功能减退和嗅觉丧失。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①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内肿瘤等阻塞鼻腔,气流不能够到达嗅觉粘膜。
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萎缩性鼻炎、嗅觉神经炎、化学气体损伤、颅底骨折、颅内疾病(如颅脑内的肿瘤)等疾病可以使嗅觉神经损伤。
③部分非典病人会在患病后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神经元受到非典病毒损害而出现嗅觉丧失。
④某些药物如倍他米松下鼻甲封闭也可致嗅觉丧失。在治疗了引起嗅觉障碍的原发病后,患者由于没有任何痛苦不适的感觉,它既不影响呼吸,也不影响睡眠,更不耽误工作,只是平时闻不到气味,吃饭吃不出香臭而已,且很少有专门治疗嗅觉障碍的医生和技术,大部分患者选择了放弃治疗。事实上,嗅觉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很多的不利,甚至危险,如进食没有常人香甜的感受、进食前不能感知已腐坏的食物而误食,甚至不能闻出有毒气体(煤气、硫化氢、等等)而酿成悲剧发生(煤气中毒、硫化氢中毒),甚或因闻不出焦糊味而延迟发现火灾等的发生,失去报警救火时机或自救逃生机会。
其实闻不出味道也是一种疾病,在医学上称为失嗅或嗅觉障碍。因此,当出现时嗅觉障碍时,建议需要到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对鼻内和颅内疾患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临床当治疗了原发疾病后仍遗留神经源性嗅觉障碍的患者,治疗比较棘手。
一位因臂痛、手麻的患者来院疼痛科就诊,CT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由于是首次就诊,在介绍完治疗方法后患者选择了颈椎旁神经注射治疗。一周后患者复诊,一进诊室便喜笑颜开,第一句话:“医生,意外的收获啊!”诧异!追问原因才得知,原来困扰了该患者七八年的嗅觉丧失在她接受神经阻滞后竟奇迹般地痊愈了:不但能闻出饭菜的香味,还能嗅到各种花香和不同的香水味。据患者介绍,她是七八年前发现嗅觉丧失,在杭州、上海的多家医院就诊过,各种检查均正常,但吃药、打针、休息都不见效。
经历了曲折的治疗之后,最后放弃了治疗,从此吃什么东西都不香。又一周后她没有来,去电联系,她感慨地说:“这些年来,我吃饭从来没有这么香过。手痛、手麻也得到了缓解!” 是偶然还是必然?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到处寻找此类患者,所幸在5位患者的身上也同样得到了验证。
<!--[if !vml]--><!--[endif]-->交感神经分布于脊髓颈3到腰3节的灰质侧角内,交感神经节支配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张力、支气管收缩及痛觉的传递等,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颈交感神经有两个交感神经干位于颈椎前外方和颈动脉鞘后方。通常有3~4个神经节,即颈上神经节、颈中和颈中间神经节及颈下神经节(颈中和颈中间神经节常有变异)。
其分布范围极为广泛,既分布到头、颈部及上肢血管、汗腺和立毛肌,也分布到咽部和心脏,分支还分布到瞳孔开大肌、口腔腺、甲状腺及鼻腔粘膜的腺体等。而鼻的嗅区(嗅细胞)正好位于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的粘膜内。研究表明,对颈交感神经阻滞,能使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同时阻滞部位的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如反复多次进行颈交感神经阻滞,对植物神经是一种复活锻炼,恢复交感-迷走的平衡,可以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血液循环。
阻滞后大约5min即可出现血管扩张,15min后血流量增加75%达高峰,并可持续70min,15min后血流速度增加58%,持续60min,血管径增加7%,增加局部氧含量,便于组织的修复。从而也恢复了鼻粘膜内嗅细胞的功能。
前侧入路穿刺法即气管旁入路法,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口微张开,使颈前部肌肉放松。常规皮肤消毒,术者位于左侧,先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和颈总动脉推向外侧。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6颈椎横突)处用5号~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
一般的患者用食指尖可触及第7颈椎横突,引导进针。约穿刺1~3cm触到骨质,表明针尖已达第7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少许(0.2~0.4mm),回吸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液。应注意穿刺针触及颈交感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注入的药物浓度和剂量应视治疗需要而定。一般可注入0.5%利多卡因或0.3%罗哌卡因7~10ml。
如欲同时阻滞颈上、中部交感神经和第1~4胸椎旁交感神经,可注入20ml至30ml,药液沿筋膜间隙扩散,阻滞整个颈部和上胸部交感神经。阻滞成功的标志为注药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下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面微红、无汗、温暖感。
气管旁入路法 操作较容易且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的显著特点是,对异常机体功能有纠偏作用,激活机体维持恒态机能,并对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产生良好影响。只要方法得当,除穿刺时的轻微疼痛外,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人体几乎无任何负面影响。但因操作及药物的原因,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前五位依次是喉返神经阻滞、疼痛、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血管穿刺。
由于颈交感神经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覆盖了头、颈部、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同时也分布到咽部和心脏,因此其适应症也及其广泛。
1、全身性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病症,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多梦、阵法性睡眠、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多汗症、肢冷症、干燥症,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厌食症或过食症、体位性血压异常、全身性癣、顽固性痤疮、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脑卒中后疼痛、带状疱疹痛、幻肢痛、断肢痛、术后原病灶处痛或愈合后伤口痛、不定陈术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药物依赖、精神分裂焦虑症等。
2、头面部疾患:头痛(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脂溢性皮炎、脱发症,面神经麻痹{面瘫}、三叉神经痛,视神经炎、青光眼、视疲劳、屈光不正、飞蚊症,突发性难听耳聋耳鸣,美尼尔症、良性发作性眩晕,慢性鼻炎鼻塞,慢性咽炎咽喉部异常感觉症,拔牙后疼痛、舌痛症、口腔粘膜干燥症等。
3、躯体四肢疾病:颈椎病、颈肩臂综合症、肩关节周围炎、肢端红肿疼痛、青紫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腰腿痛等。
4、内脏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心率失常、心肌梗塞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慢性结肠炎、胃炎、胃溃疡、克隆氏病、习惯性便秘或腹泻,
5、泌尿生殖系疾病:月经前紧张症、痛经、月经异常、更年期综合症、乳腺或子宫手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男/女性功能障碍、不孕症,神经性尿频、夜遗尿症,慢性前列腺炎等。
要让生活更有质量,就不能忽视亚健康,只有早期治疗,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就像有石头压着小树苗,只有尽早搬掉石头,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才不至于枯萎死亡。因此,闻不到气味,应及早到医院诊治,以绝后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