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因为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等原因来就诊,通过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出现了“慢性硬膜下积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慢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长期在颅内脑组织的表面有多量的液体存在,多部分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轻伤甚至轻微伤,且大部分多次受伤,当追问病史时,经提示部分病人能回忆起,而部分病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已不能回忆起受伤时的情况。分析这一临床特点,我们认为这与老年人自身特点有关,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便,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不随意的磕碰,大多数人不会在意,只有当过了一段时间感到头痛、头晕,甚至出现恶心及呕吐,到医院查头颅CT或MRI才发现颅内有慢性硬膜下积液。
从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该病误诊率较高。老年人慢性硬膜下积液临床上多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表现为头痛、头晕,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复视,由于缺乏或忽略定位体征,加之老年人自身大都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易误诊为高血压、颈椎病等。
我们曾经收治1例长期头晕的病人,以“颈椎病”曾在骨科门诊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又在理疗科予针灸治疗,但均没有效果,后来又出现复视、颈部僵硬,即查头颅CT发现:双侧额、颞、顶枕部大量慢性硬膜下积液,之后在短期内病情快速加重,发展到胡言乱语,认不出家人,再后来昏睡不醒,在采取了急诊手术后才转危为安,很快神志转清,出院后不到两个月头晕、复视等症状完全消失了。其次个别患者临床上以“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为主,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脾气变得易暴易怒或沉默寡言,精神迟钝,强哭、强笑,甚至精神失常,症状酷似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误诊率极高。
我们医院神经内科曾经收治1例患者以“精神异常”按精神疾病治疗近1个月,症状无好转,经常自行爬到其他病床上大小便,因查头颅CT发现双侧额部慢性硬膜下积液而转住我科,手术治疗后加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月余痊愈出院。
另外,部分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最终可能转归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为硬膜下积液持续增多使大脑皮层浅静脉汇人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受牵拉破损所致。当转为硬膜下血肿时也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我们建议在老年患者当中,出现头痛、头晕、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的情况,请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检查,排除有无出现硬膜下积液,并由专科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