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血管手术大大增加,但我们经常忽视了手术过程中的即时疗效评价,以至出现术后吻合口狭窄、阻塞或远端血管病变未能及时被发现并处理,影响了手术疗效,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截肢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科自2003年开展了在血管手术中常规造影检查以进行即时疗效评价。
现将我们的经验加以总结,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24例,男性 19例,女5例,年龄在32―79岁,平均61.2岁。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10例,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急性血栓形成1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左下肢外伤后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左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左髂静脉闭塞1例,下肢动脉栓塞7例,人造血管急性血栓形成2例。治疗方法:用人造血管行腹主动脉双侧股动脉搭桥,腹主动脉及右股动脉切开取栓术1例。用人造血管或自身大隐静脉行股―国或胫前、胫后动脉搭桥术13例,其中1例外加股动脉内膜剥术。行对侧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1例。股动脉切开Forgaty导管取栓7例,人造血管切开取栓2例。17例于术前均做过血管造影及彩超检查,7例仅行彩超检查。
二、造影方法
在完成搭桥或取栓后,于近端正常血管或人造血管处用套管针穿刺后置管,将76%泛影葡胺或欧乃派可20毫升稀释到40毫升,用50毫升注射器加压注入,注入造影剂约30毫升时用移动式摄片机进行摄片,摄片同时继续推注造影剂。病变端较远或需要了解远段血管情况,可分次分段进行造影摄片。造影结束后拔出套管针,局部压迫止血。如发现问题于问题解决后可再行造影检查。
三、造影结果
本文24例术中造影患者,1例因经验不足导致造影部分失败,仅显示了近端吻合口。17例术中造影显示各吻合口通畅,远端流出道良好。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流出道位置低,行自体大隐静脉股―胫前、胫后搭桥术,术中造影发现远端流出道现影较差,未再进一步处理,术后搭桥血管出现阻塞导致手术失败。患者症状未改善。
股动脉切开取栓病人中2例在手术完成时造影发现国动脉仍有血栓,其远端流出道未显影,进行Forgaty导管取栓后,再次进行造影,远端通畅、流出道显影良好。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患者术中造影发现大隐静脉扩张不满意,阻断远端后,自近端用生理盐水加压扩张后,再次造影显示扩张良好。2例人造血管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取栓后造影发现其下端吻合口狭窄用Forgaty导管局部扩张后缓解。
四、讨论
血管手术的成功在于术者对血管疾病的全面认识和其血管吻合技术以及患者血管病变的情况。但有时亦会出现如栓子脱落、术后吻合口狭窄等意外情况及并发症而影响疗效。在治疗中要求术者在每一例手术达到技术完美或要求对术中的每一个血管病变情况及意外均能预知是很难达到。因此需要一种能于术中就可进行判断的检查,术中造影可作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四肢的血管手术,因血管较细及解剖的原因,缝合有时较为困难,时常会有吻合口狭窄、闭塞等问题的出现。术后30天内移植血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2%~7%[1],血管吻合技术欠佳及流出道选择不当为主要原因。由于狭窄的血管因血液动力学改变极易形成血栓或内膜增生而导致血管闭塞,闭塞后缺血症状可能在手术几天后,甚至出院后才出现。
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及痛苦。在使用大隐静脉作材料进行搭桥或转流时,会出现大隐静脉扩张不充分及扭曲,从而影响其通畅率。本文既各有一例患者搭桥术后吻合口狭窄形成血栓、大隐静脉转流时扩张不充分的情况,经术中造影发现后予以处理。
对于急诊患者如肢体动脉栓塞、急性血栓形成或血管损伤等,大多无时间进行血管造影,仅依靠彩超检查及病史、体征即进行手术,使得其他病变如动脉狭窄等被忽视或血管的多发伤被漏治,同时术中不能判断血栓是否有遗漏。我们在未进行术中造影前曾发现,在取栓过程中有时感觉栓子已取尽但远端回血仍很差,或者取栓导管仅能插到国动脉处,此时我们束手无策。
手术后这类患者截肢率较高。开展术中造影后,有2例动脉栓塞患者手术完成时造影发现国动脉仍有血栓,其远端流出道未显影,进行Forgaty导管取栓后,再次进行造影,远端通畅、流出道显影良好。对于血管外伤尤其是碾压伤患者,血管有时多处损伤,而彩超对于第一处损伤以下的血管损伤因无血流,难以发现。术中手术者有可能仅行第一处损伤的处理,而不能判断远端有无血管损伤及损伤在何处。
术中造影则可以即时给术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从以上我们可看出血管手术中使用术中造影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造影是在直视下进行穿插造影,造影剂稀释后注射器加压注入,用普通移动式摄片机进行摄片。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可反复进行检查的优点
在进行术中造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造影穿插点的选择:我们认为最好是在第一个吻合口近端的自身血管上穿刺,一方面可显示第一个吻合口的情况,另一方面利于压迫止血,而人造血管穿刺后穿刺点难以压迫止血,常需进行缝合。
2、造影摄片时间的选择:如果手术室中有DSA机则摄片时间的选择不存在问题,但很多医院无此条件,多使用普通的移动式摄片机进行摄片,这就存在推造影剂过程中何时摄片的问题,过早则远段未显影,过迟则近段造影剂已流走。
我们在做第一例血管造影时既出现摄片过早而远段未显影。我们以后使用40ml已稀释造影剂持续推入,当推至30ml时摄片,摄片同时剩余的10毫升造影剂继续推注,以保证摄片时一直有造影剂注入。效果良好。
3、穿插针的选择:在造影过程中我们发现直接用注射针穿插,在加压推造影剂时常会穿透血管,而使用套管针则无此问题。4由于有一些血管手术可能会出现栓子脱落或远段有隐匿性病变,而术中造影受胶片大小的影响,每次造影仅能显示一个局部,为防止术中遗漏远段病变。我们认为全程的造影是必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