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数,只占应该植入患者的一成,其比例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仍有九成“对症患者”拒装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手术
形象地说,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发电机再加上电线。起搏器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的皮下,它的导线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导线顶端的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内侧面心肌上。通过起搏器刺激心肌使心脏搏动,维持心脏正常跳动,可根治缓慢性心律失常。
植入心脏起搏器在当今已是个普通手术,大约需要1小时。手术实行局麻,通常在锁骨下方的上胸部切开一个横切口,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通过锁骨下的静脉进入心脏。医生通过电视荧光屏(一种X光监视装置)的指示将起搏器电极的前端固定在心腔内的特定部位。然后将一个小巧的脉冲发生器(即起搏器)与电极导线连接,将起搏器放入切口内的皮肤下,最后缝合皮肤,关闭切口。
什么情况下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另外,起搏器还可以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如心梗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起搏电极,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同时,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除此之外,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如果您经常容易疲劳,身体乏力,整天无精打采;感觉心跳不适或者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过晕厥,您可能患有心跳过慢,应及时去看心脏专科医生。
心跳过慢通常有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两种方法。目前对于慢性的心跳过慢无特效药物治疗。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跳过慢最有效的方法。
心脏起搏技术临床应用于人类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心脏起搏技术挽救了无数的心跳缓慢的患者的生命。如果心脏发放心跳指令的司令部(医学上称窦房结)发生病变和/或心跳的指令传导遇到障碍即可引起心跳缓慢。
我们全身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主要依赖于心脏收缩“泵血”功能,心跳过慢引起泵血功能低下或一过性停止,人体重要脏器组织尤其是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昏眼花、眩晕、黑朦、晕厥、记忆力下降、疲乏无力、活动耐力降低、胸闷、心慌、气短等,严重者晕厥或死亡。
如果上述症状呈一过性,或者症状不是十分明显,但检查已经发现有明显的心跳停搏和房室传导阻滞、心跳忽快忽慢等客观依据,大多数患者需要心脏起搏器治疗。另外,如果患者必需服用的某些药物,而这些药物又减慢心率,其本身的心跳又比较慢,这时可能也需要起搏器为心脏保驾护航。
治疗晚期难治性慢性心衰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起搏技术日新月异,心脏起搏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心跳缓慢的患者。部分起搏器还可以治疗难治性的慢性心力衰竭,通过双心室同步起搏来改善心脏功能。
双心室同步起搏(简称CRT)能通过恢复左右心室的同步跳动治疗心脏衰竭。我国成人慢性心衰患病率约0.9%,估计全国心衰患者约500万。药物治疗近年来进展较大,是心衰的基础治疗,但仍有疗效差或无效者,而心脏移植供体有限,费用高。起搏治疗发展快,是治疗晚期慢性心衰的有效补充手段。
CRT型起搏器主要针对左心室大于55,心排血量低于35%,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慢性心衰的病人,可以左右心室收缩不能同步,改善心脏功能更差,有效射血更少的一系列问题。
治疗快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起搏器技术对于严重缓慢性的心率时,可以及时挽救患者性命。CRT型起搏器对严重难治性慢性心衰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对于很多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不单要面临心衰的问题,还面临着突发的快速室性恶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风险,慢性心衰的病人30%左右死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难治性心衰的患者等易发生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高危病人,以及有遗传性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家族史的高危患者,需要安装特殊的带有复律除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简称ICD),防治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如果有更好的条件,建议安装CRTD,既解决治疗心衰问题,又能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装起搏器者应远离强磁场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电产品,如电动剃须刀、电视机、吸尘器、烤箱等都不会干扰起搏器的工作,患者可放心乘坐汽车和飞机等。但是要远离强力电磁场,如雷达站、高压变压器、电焊机、电磁机等;不宜用安放起搏器的那侧耳朵接打手机;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等。
同时,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多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安装起搏器后不能忽视原发病的治疗。其实安装了起搏器的病人同样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因而不能麻痹大意,仍需按医嘱服用治疗原发病的药物。
需提醒的是,安上起搏器的病人出院后,应随身携带急救卡,上面注明姓名、年龄、联系地址、起搏器安装日期和类型等,以防遭遇不测时,医生能随时了解起搏器的相关情况。
致命误区
误区1:安装起搏器的手术很危险
植入心脏起搏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术,大约需要1小时。该过程只需极少的局部麻醉,这意味着患者将是清醒的,可以放松地接受手术。通常是在锁骨下方的上胸部切开一个横切口,分离脂肪组织之后,将起搏器埋在脂肪组织和深筋膜之间。起搏器连接一电极导线,医生提前选定一条静脉血管,将电极导线送入病人心脏,固定于心内膜。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通过锁骨下的静脉放入心脏。过程相当简捷。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脏起搏器具有小、轻、薄、寿命长、多功能等特点,仅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50克之间,采用低能耗的集成电路制成产生及控制电脉冲发放的电路,用锂电池作电源,一起密封于钛合金外壳内,寿命可达6-7年。目前的人工起搏器会监测到患者自身的心率和心律,一旦自身的心电脉冲发放过于缓慢甚至不发放时,起搏器可以自动发放脉冲,刺激心脏,从而恢复患者的心跳。
起搏器模拟天然心电脉冲的电量是极其微弱的,但足以使心脏起搏,因此起搏器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心率和心律。有研究显示,76%的患者安装了起搏器后不再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从而得以回到从前充满活力的生活。
误区2:心跳得快点或者慢点不是什么大问题
有机构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66%的患者并没有认识到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性。“作为医生,我们经常告诉患者要装起搏器,他说我从来都这样,没有这么严重吧。”其次,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装起搏器有什么好处。他们会说:“为什么要装,我不装也行啊,两年前有医生要我装,我不装,到现在还活着啊!”
另外,还有跟医生的关系,并不是所有大夫都是做起搏电生理的医生。有些医生对起搏器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楚,比如有一些外科大夫对这些治疗也有一些生疏。还有就是相关的一些检查并不普及,有的病人明明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但是医院没有这样的设备,那很可能就有一些病人被漏掉了。还有的医生对哪些疾病该用起搏器或者ICD治疗了解不足,比如心源性猝死、心衰等等。
误区3:吃药就能治疗心脏病
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跳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当心脏停搏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这类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切,从长远来看,安装起搏器才是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
除了心跳过慢,起搏器还可以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如:心梗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又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起搏电极,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一些疾病可引发心搏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也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地跳动。此外,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