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今年57岁,患糖尿病5年,高血压2年,他最近出现了恶心呕吐,双下肢水肿,尿少,全身乏力等症状。入院检查后,我们下的诊断是“糖尿病肾病V期”,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肾移植)。那么是糖尿病肾病呢?什么是糖尿病肾病五期呢?
2010年3月12日是第五个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控制血糖,保护你的肾脏”。说明了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肾病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对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约为50%左右;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为20~30%。多数情况下早期症状不明显,当觉察时已发展到肾衰竭阶段。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尽量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一般包括五期:肾小球高滤过期、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终末期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可预防的,只要能及早发现肾损伤,合理保护,就会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尽管刘某某患糖尿病多年,但对糖尿病及易并发肾病的常识却不了解。所以,要是有以下症状要警惕!
1、尿中出现蛋白。患者就医时时常被询问:“尿中泡沫多吗?”这是糖尿病损害了肾小球等微血管所致,尿蛋白现象早期呈间歇出现,运动后出现。如果休息时没有,而在运动后出现或尿蛋白进一步增多,称之为运动型蛋白尿。目前临床上多通过查尿微量白蛋白(随机尿查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果患者出现尿微量白蛋白,表示早期糖尿病肾损害,应加强治疗,以减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2、夜尿增多。患者还会被医生询问:“夜尿多吗?”(夜尿多不是指排尿次数多,而是夜间尿量超过白天或者夜间尿量超过750ml)。夜尿增多为肾小管功能受损所致,说明肾脏已经受累。正常人白天尿量多于夜间尿量,当肾小管受损时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
3、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则表明糖尿病肾病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了。这是可能已经达到糖尿病V期了,应尽早行肾脏替代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