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脑瘫是指由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尽管医学发展迅速,但患病率仍没有下降,为1-4‰,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愈来愈明显。脑瘫病人很多智力正常,亦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虽然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是非进行性的。
由于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脑瘫病人,在不同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可去当地正规医院小儿科和神经外科就诊,以确定诊断。
常见表现: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在俯卧位、仰卧位,由仰卧拉成坐位,站位、行走等均有异常,如剪刀腿,尖足畸形、马蹄足、足内翻、足外翻、髋腰部侧弯,X样腿;反射异常。
脑瘫可合并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小头畸形、关节脱位和脑积水等。
脑瘫治疗原则,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治疗方法
治疗以功能训练和理疗为主,结合药物、手术和应用矫形器减轻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需注意早期发现,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综合治疗;运动障碍及合并症的综合治疗;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按照小儿运动发展规律,进行功能训练,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循序渐进,促使小儿产生正确运动。
早期智力与语言的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和畸形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智力条件,才可使患儿有可能主动的配合有效的各种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可去正规医院的康复科,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制定具体方案,并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主要包含躯体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
药物治疗包括安坦、巴氯芬、肉毒素、神经营养药物。但疗效均不十分理想。
矫形器可促进骨骼的生理排列,降低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还有抑制异常反射的作用。
物理疗法有水疗及各种电疗,如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高频和超高频电流。
大约1/3的痉挛性脑瘫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神经性手术、肌腱及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前者针对痉挛,后者针对矫形。神经性手术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一些杂志称为: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SDR)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elective peripheral neurotomy ,SPN),SPR最为常用。原则上神经性手术在先,矫形手术在后,神经性手术解除痉挛后,对仍有残余畸形的可行矫形手术治疗。
患者经过系统、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如符合下列条件,可考虑SPR手术:单纯痉挛,肌张力在3级以上;无明显固定挛缩畸形或仅有轻度畸形;脊柱四肢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智力接近正常,可配合手术后康复训练。
患者如有下列情况,则不适合手术:智力低下,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肌力弱,肌张力低下;手足徐动,共济失调和扭转痉挛;肢体严重的固定痉挛畸形;脊柱严重畸形和脊柱不稳定。
手术治疗可补充非手术治疗的不足,或为非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SPR手术一般在背部腰骶段或颈部进行操作,术中采用电刺激法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较彻底解除痉挛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触觉,使患者有明显的功能改善,故称之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
腰骶段SPR解除下肢痉挛的有效率为90%,功能改善率为75-80%,肌张力平均减低约3级。对上肢痉挛和流涎、语言和发音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颈段SPR手术对上肢痉挛的有效率为64-83%,肌张力平均减低3级。
就目前的测试水平,由于电刺激脊神经束支并不总是与其支配的肌群收缩相对应,切断后根小束只能是相对的解除肌群痉挛,但还不能针对某一块肌肉痉挛进行定位解除。
术后早期可出现感觉异常、迟钝或丧失,麻木,疼痛,深感觉障碍,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后期可发生感觉异常,痉挛无缓解或复发,顽固性疼痛,需要药物控制。还可能出现肢体无力,大小便及肠道功能障碍,腰椎变形、脊柱不稳,促进髋关节半脱位的进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