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诊断技术,很是必要。为了临床诊断的需要,是用穿刺针在适当的部位穿入骨髓腔内,抽取少量骨髓做化验检查用。
临床经常遇到需要进行骨穿检查的人及其家属,不理解或害怕或不接受骨髓穿刺检查。即使勉强接受,也是顾虑重重,瞻前顾后。其实真是不必为它犯难。
骨穿是临床采取骨髓液的常用技术,通过骨穿分析骨髓中各种成分及细胞形态变化和组成变化,可能初步快速的判断疾病病因。适用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还可以进行原虫和细菌学的检查。
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骨盆的髂前上棘,俗称胯骨;还可选髂后上棘,即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这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胸骨柄也是一个理想的穿刺部位,所谓的前心部位,此处骨髓含量丰富,骨质较薄,由于该处穿刺时,患者面对穿刺操作,有的人感到恐惧,较少选用。而2岁以下婴幼儿,一般选择小腿胫骨粗隆前下方进行。
由于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临床禁止进行骨髓穿刺。还有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也要避开。
有些人误认为骨穿抽取骨髓液可能损害人体的精髓元气,不愿接受检查,实际上骨髓检查所需的骨髓液是极少量的,一般为0.1~0.2ml左右,而人体正常的骨髓液总量约为260ml,所以骨穿时抽取的骨髓液与人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况且身体内每天还要不断地有大量的血细胞再生。因此,即使骨髓钢针入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故临床需要做就做。
还有人恐惧骨髓穿刺检查很痛苦,这是不必要的。穿刺前在进行局部皮肤和骨膜麻醉时,有点疼痛,但很快麻药发生作用后,这点疼痛也就消失了。正确地骨穿没有任何危险,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有些疾病,尤其是一些血液病,不做此项检查就难以确诊。如果病情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即使检查后证明骨髓是正常的,也由于排除了血液疾病,而免除患病的精神负担。因而,不要为骨髓穿刺犯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