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是“流行性结膜炎”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大部分是由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从发病情况来看流行性感染主要为病毒感染,但由于病后不注意眼部卫生,如:揉眼,而合并有细菌感染。“红眼病”传染性强、潜伏期短,患者有异物感、烧灼感、发痒、刺痛、眼睑水肿、因结膜充血或出血而有眼红、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合并角膜炎伴有畏光、流泪症状。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出现。仅少数人有发热及淋巴结肿大。
“红眼病”的传染方式为接触传染,不能经过空气传染,所以相互对视不会引起传染。
患者病愈之前有传染性,预防的方法是:尽量不要触摸“红眼病”者触摸过的物品,如果一定要触摸,则事后一定要用肥皂水洗手,有条件的可将手消毒,不要用手揉眼,特别是不要用手指内面和手掌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去揉擦眼部,当然更不能与患者共用手巾、手帕和脸盆。尚无有效的眼药水预防该病,所以不要试图用眼药水滴眼来预防此病,以免脏手接触眼部增加感染机会。
“红眼病”并无特效疗法,通常用抗炎眼药水滴眼,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有效的方法是:用抗菌眼药水(比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眼药水等)和抗毒眼药水(如病毒唑、无环鸟苷、羟卞唑、干扰素眼药水)交替滴眼。如果分泌物较多,充血水肿明显而角膜未受累,可在眼药水中加入少量类固醇激素则可明显减轻症状。治疗此病不需输液,如有并发症,可输液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