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误区,远离矮小!
一、孩子矮小已很多年,都说孩子“晚长”,一直耐心等待,只是和别人的孩子身高差距越来越大,才着急来看。
提醒广大家长只要身高低于同地区、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低于该人群身高曲线的第三百分位在医学上就称为矮小症,其发病原因有几十种,最常见的有生长激素分泌缺乏或不足、家族性矮小、特发性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小于胎龄儿、骨骼系统疾病、某些染色体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等。一般民间流传的“晚长”和“二十三窜一窜”指的是青春期发育延迟,属于特发性矮,是众多矮小病因的一种,并且是一种回顾性诊断,也就是说这种孩子需要经过专科检查、几年的连续身高监测和随访后才能做出判断。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般矮小儿童在2-3岁时已经较同龄儿童偏矮,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在4-5岁后已经明显矮同龄儿童半个头以上,或者身高年龄较实际年龄矮1年以上。如果这时候到专科进行就诊和治疗,因为孩子的骨骼年龄较小,骨骺软骨板增长潜能非常大,身高改善的空间也非常大,同时因为矮小治疗药物大部分跟体重有关,也就是说治疗时体重越轻,药物使用剂量就会越小,治疗费用就越低。然而随着年龄和骨龄的增长,治疗效果逐渐下降,睡着体重的增加治疗费用也会翻倍增加。因此,可以说4-5岁至青春期发育前是治疗矮小症的“黄金时期”,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费用越低。在这里,汪医生再次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一旦发现孩子矮小明显或者生长迟缓(年身高增长低于5cm),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门诊就诊,为孩子准确测量身高计算是否属于矮身材、进行X线骨龄测评以及其他专科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定期的随访与检测,根据病因不同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如果一味相信“晚长”,很可能就会贻误病情,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给孩子带来“矮人一等”的巨大身心痛苦。
二、平时对孩子身高和青春期发育不太在意,等到男孩变声后或女孩月经初潮后几年身高不增才来门诊咨询。
这些孩子经骨龄测评骨骺已基本愈合或完全愈合,也就是说这些孩子身高增长已接近尾声,失去了治疗和促进长高的机会。大家要知道随着青春期发育,孩子的个头会快速增长,一般有2-3年时间,第一年会长6-8cm,第二年会长8-12cm,第3年6-8cm,但是对于整个青春期来说,身高增长总量是基本固定的,男孩身高总增长为27-30cm,女孩身高总增长为22-25cm,一旦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遗精和变声提示发育已至青春发育晚期,后期几年内身高增长总量为5-7cm。很显然,我们发现孩子青春期发育前的基础身高决定了他(她)的终身高。这也说如果女童在乳房发育之前少于135cm,男孩在睾丸增大(4ml)之前少于140cm,他们就很可能最终身高不足160cm(女)或170cm(男)。因此,对于第二性征发育过早(一般女童8岁前乳房发育,男童9岁前睾丸增大或女童10岁前月经初潮称性早熟),以及第二性征刚出现时身高偏矮的孩子,需尽早进行检查、监测,以及必要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便达到理想身高。另外一种是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儿童(一般女孩在9-10岁,男孩在11-13岁青春期发育)也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三、每年都领着孩子来查查微量元素和骨密度,看看营养够不够,结果啥也不缺就不再关心,要不长期补钙、补充蛋白粉等保健品。
殊不知,一般明显性的“挑食”和营养不足不后来至于引起身材矮小 仅见于长期严重各地慢性病的患者专长,此类需要有效治疗切除原发病。最关键的是:“矮小症”的检查不是常规的保健检查和生长发育检测,而是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并具备专业能力的内分泌科、儿科或专科医生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的问诊、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才能进一步明确病因。比如说,矮小问诊中我们需要了解母亲孕期情况、儿童出生情况、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疾病史等等;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时我们会重点关注体格匀称度、上下部量、第二性征发育、有无特殊体征、智能发育状况等等;特殊检查包括骨龄测评、B超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甚至染色体检查、核磁共振等等,这是一些非常规范的、专业的检查。提醒广大家长朋友:矮小不可怕,关键是早看,看对科室,及早进行正规的治疗并定期接受随访和监测,就一定能早日远离矮小、促进长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