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格?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主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说,性格决定了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性格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
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
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
3、情绪的情感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
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它既有来自于本身的因素,同时也具备着相应的环境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需要大量量变之后的质变作用。在生命的头5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确切地说,到了5岁左右,人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或者说到了5岁,一个人的人格已经基本定型,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从这点上说,谁抚养孩子、谁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谁就是孩子性格的缔造和决定者。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一个孩子的性格,就是父母性格的拷贝和缩影。
性格是否可以改变?不少人认为,出于自恋,人的性格一旦确立,就会恒定不变,自动发挥作用。人们就会本能地对其加以保护和肯定。因为再不完善的性格,也会被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固定的适应环境的模式,有总比什么都没有安全。所以,人们会围绕着从小形成的性格,建立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的人生哲学体系,并且象保护生命一样,坚定不移地保护自己的人格,无论那些人格在外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扭曲、低效。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无论我们在理智上多么愿意改变自己,我们的潜意识,还是会本能地做出各种阻抗。每当我们提出一个改变的理由的时候,脑子里马上会有一百个反对的理由等在那里。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据此得到一个初步观点:“改变人的性格,是一件非常难于达到的目标”,因为它会遭到来自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人性的强烈抵抗和反对。
既然一个人的性格,从根本上是很难改变的,较为现实的是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出有限的调整。性格的改变受以下因素制约:首先,是年龄制约。性格的可塑性,与年龄成反比例。年纪越大,越难改变。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性格改变的年龄上限,大概在42-47岁。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极个别人在70余岁的时候,还可以做出一些性格调整。性格改变的第二个制约因素是,最初的性格是否具备改变的潜力。衡量性格改变潜力的指标,有以下三方面:一、对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是否有批判和排斥力――即是否“自我失谐”,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必须将本我致死才能获得重生;二、对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能量――即是否拥有足够的“力必多”;三、对于性格改变的承受力――即是否具备一定强度的自我功能。性格发生改变的核心机制,就是在寻求改变的内在驱动力之下,通过环境刺激或者生活经历塑造人格。换句话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和时间是性格的雕塑师。这还可以分为自然经历、心理治疗经历、宗教体验等几方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自然生活经历与体验。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经历。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有一少部分人,就是在极度超常的生活体验的刺激下,改变了人格、改变了生活态度、改变了人生观。
在改变性格的路线图上,有三大要点必须谨记。首先是,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暂时接受自己的性格缺陷。自责和自卑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益处。况且,性格缺陷不是自己的错,它是父母亲的杰作,我们只是命运的承受者和改变着。其次是,完全接受了自己之后,冷静的分析自己性格的所长所短,尽可能扬长避短。 第三点就是学会等待和寻找机会,所谓等待,就是充分意识到,“改变是一个时间函数”,有时侯听其自然,就是最佳的改变方式,但机会总是出现在准备好了的人面前。
总之,无论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也伴随着与性格相应的希望和可能。我们无法选择父母赋予我们什么样的性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有限的人格限度内,寻找适合自己人格的希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