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是毛细支气管的炎症,通俗称为喘憋性肺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冬、春季高发,发病高峰年龄为2~6个月小婴儿,以呼吸急促、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表现,需与婴幼儿哮喘鉴别。
病原学:主要为病毒感染,50%以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病程中多易合并细菌感染,好发季节为冬春季节,早期容易忽视,病情重,病死率为1~3%。
症状表现: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日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但咳嗽症状不如喘憋明显。该病最危险的时期是咳嗽及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重者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
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如氧疗、补液、雾化并吸痰等
2、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适当应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
预 后:婴儿期患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易于在病后半年内反复咳嗽,随访2~7年有1/2发生哮喘。其中极少部分咳喘经久不愈。要注意排外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或先天性纤毛不动症,必要时可行肺CT或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预 防:
1、冬春季节注意居室通风.
2、尽量减少或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3、适当给孩子多补充些水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