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长者,会因为肢体活动减少而导致并发症,例如:肺炎,或局部皮肤因受压做成溃疡和坏死,即压疮(又名褥疮);甚至筋肌萎缩。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长者姿势是否正确有着莫大关系。护老者如果能在护理技巧上加强认识,并定时为长者转换姿势,不单可以协助长者维持筋肌正常功能,帮助促进其肢体血液循环,还可以预防此类并发症发生。
一、姿势与压疮的关系:
压疮是指在骨头突出的部位发生的皮肤溃疡。当这些位置长期受压,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受阻时,受压部位便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造成局部皮肤组织损伤,即压疮。
容易产生压疮之人士包括: 行动不便,体弱或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过瘦或过胖。
压疮常见的位置:
预防压疮的方法 预防压疮是指通过减少病人与他们所接触物体表面压力的大小及缩短压力对局部组织作用的时间来防止压疮的发生。
(1) 减低皮肤受压的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尽量避免骨凸出的部位受压。
勤于变换姿势,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主要原则,又是治疗压疮的先决条件、尽管各种坐垫、床垫及支具已不断改进,各种翻身床、气垫床或砂床的应用已取的较好的效果。但是最基本的,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护理人员或家属给病人翻身,或是病人自己定时变换体位。最少每两小时便要转换一次。
扶抱或转移病人时,避免他们的身体与床铺发生磨擦和碰撞。
选择适合的座椅,如果长者上肢强壮,可鼓励他们每坐30分钟便用双手支撑起身体10秒,以减少坐骨产生压疮的机会。
考虑使用各种型式的减压辅助器具
(2) 减低皮肤受压的其他方法
保持衣服,床单被铺清洁、整齐及干爽。
避免重物如过重的被铺或暖水袋等压于肢体上。
避免伤口包扎过紧。
护老者应避免留长指甲或配戴饰物,以免弄伤长者的皮肤。
(3)减轻骨突出部位的压迫:用软枕、泡沫塑料、海棉等物品驾空骨突部位。
(4) 皮肤护理
保持长者皮肤清洁卫生;替失禁长者勤换尿片,以减低皮肤受感染的机会。
细心观察长者之皮肤健康状况,如发现有早期压疮的迹象,便应尽速冶疗。
(5) 摄取均衡营养多进食有营养,高蛋白质的食品如肉、蛋、奶类和豆类,以保持皮肤健康。
(6)观察皮肤:每天最少一次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压疮好发部位,急性期病人可由医生、护士、家属进行。慢性期病人可自己用手镜检查,当发现皮肤有异常时应立即采取减轻措施,防止病情发展。
(7)支撑训练:长期依靠轮椅生活的病人,为了减轻臀部的压力,应练习双手支撑床面、椅子扶手等将臀部抬起。如双手无力,可先向一侧倾斜上身,让对侧臀 部离开椅面,再向另一侧斜。
(8)避免外伤 缺乏神经支配或营养不良时即使是很轻的皮肤损伤,也会发生感染,演变成与压疮相似的创面,因此要特别注意清除床面,座椅上的异物。训练中也要防止外伤。
(9)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的病人,因皮肤对压力损伤的耐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而且愈合困难。所以要注意增加蛋白,高热量饮食,防止病人出现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二、压疮的治疗
要注意创面局部处理和病人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首先、是解除压疮区域的压迫,否则任何治疗都将无济于事。
其次、要控制影响压疮愈合的全身困素,如营养改善,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治疗水肿,控制糖尿病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压疮治疗可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
(1)保守疗法院 :I、II度创面原则上采用保守疗法。主要包括解除压迫、创面处理、全身管理三方面。对于创面,除用常规无菌术清创换药处理以外,应充分利用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创面愈合。
(2)手术治疗:对经长期保守治疗不愈合,创面肉芽老化,创缘疤痕组织形成,合并有骨关节感染或深部窦道形成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贫血,控制感染和术前两周冲洗创面等。术中彻底切除压疮。然后,根据创面部位和大小,设计不同的皮瓣。缝合后注意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以防止局部渗血,渗液,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