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临床医疗工作遇到患者急切的询问如何才能防控脑中风,科学家从流行病学的研究得到下列的共识: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与生俱有而难以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等,属于不可干预因素;第二类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和平时饮食习惯等;第三类是家族因素与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属于可以调节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预防中风的关键,分别着重叙述如下: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血压115/75mmHg以上,卒中的发生率与血压呈正向相关联。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在卒中的预防中,研究显示,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会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42%,在单纯收缩压升高的老年患者中降低血压也可使卒中的发生率平均降低30%。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控制收缩压与舒张压达到正常标准同等重要。有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更低一些,以<130/80mmHg为宜。尽管在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患者对血压的自我知晓率、合理服药及血压控制等关键问题上仍然不够重视。发现高血压后应从两大方面进行干预:一方面是非药物措施,包括减重、低盐饮食、低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及保持良好心态等;药物措施主要是在医生的正规指导下合理选用降压药。
2、 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血压水平,有心脏病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都要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对缺血性卒中而言,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患者的相对危险度均为2.2,先天性心脏病为1.7。急性心梗后短期内有0.8%的人发生脑卒中,6年内发生卒中者约为10%。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体检,被确诊为心脏病者应进行专科治疗,非心脏瓣膜病性房颤可予抗凝治疗或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治疗。
3、糖尿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发病年龄提早5~10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的2倍。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及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病情控制程度有关,因此应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以下,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等措施加以控制。
4、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认为,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占10%~20%。65岁以上人群中有7%~10%的男性和5%~7%的女性颈动脉狭窄超过50%,狭窄程度为60%~99%的人群卒中年发病率为3.2%。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预防的关键之一。通过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和去除危险因素来稳定或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还可以通过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国外的观察资料认为:对有症状的颈动脉严重狭窄(70%~99%)病人施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5%。
5、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国外研究表明,血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向相关联,而血总胆固醇处于低水平时则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患者应尽快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活动锻炼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调脂药治疗。
6、吸烟:长期吸烟可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还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长期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2.5~5.6。另外,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其相对危险度增加1.8倍。
7、饮酒:虽然少量饮酒并不构成脑卒中的危险,但急性酗酒或长期大量饮酒则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不饮酒者不提倡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饮酒者男性每日饮酒的乙醇含量不应超过20~30g,女性不应超过15~20g。
8、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这些疾病又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成年人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控制在28(kg/O)以下、腰/臀围比<1、控制体重以波动范围在10%以内为宜。< span="">
9、高盐饮食与钙摄入不足:高钠盐摄入易诱发高血压,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危险。近年来,人们还发现钙、钾对高血压脑卒中有保护作用,单纯高钠饮食不一定导致高血压,只在“低钙”因素下才增加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危险,如果在人群中适当地鼓励限钠补钙补钾的饮食,则可减少脑卒中的危险。
脑血管病的防控分为两个级别,首先要在健康人群中积极的开展一级预防工作,就是针对可控和可调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医学和生活方式的干预,从而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减轻发生后的危害程度。而二级预防的重心主要是防止中风复发,当一级预防失败导致脑血管病发生,任然需要积极地进行救治,同时还要防止疾病的复发,以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升病后的生活的质量,正所谓亡羊补牢不迟,切记不要悲观失望,消极对待。由于脑卒中的复发率很高,平均每年的复发率为4%左右,10年内的累积复发率可达40%,其中早期的复发率最高,第一年的复发率约12%,所以对曾经有过中风先兆,或患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脑卒中已愈或正在治疗、康复中的患者,任然要抓紧对上述中风危险因素的防治,只要中风不再复发,已发生的脑血管病的康复就有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