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chial tuberculosis, EBTB)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性病变。其临床、X线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支气管狭窄、肺不张等。同时,由于EBTB又是肺结核的一个重要传染源,传染性强,因此,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常由于结核菌在支气管内种植,或由邻近受累的纵隔淋巴结浸润、破溃入支气管,或血源性播散而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10~40%合并EBTB,超过90%的EBTB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狭窄,而10~20%的EBTB患者胸片可完全正常。由于单纯性EBTB胸片无明显异常表现,增加了诊断的困难,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EBTB延误治疗可致结核性支气管狭窄,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不张、继发性肺炎,而早期抗结核能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对该病的误诊不仅可导致结核病在人群中传播,而且增加了治愈该病的难度,最后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才能治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提高EBTB的早期诊断水平十分重要。
确诊EBTB的患者,均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明显,咯痰不多,仅少数患者出现发热,而胸闷患者较多。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无明显消瘦、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查体发现大多患者有局限性吸气相哮鸣音(60%),但仍有患者无阳性体征发现。X线胸片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有患者曾行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均阴性。所有患者院外行抗炎、对症治疗无效,有少数患者院外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而给予吸入皮质激素治疗3月无效,该患者胸片亦无结核播散迹象。Park等研究结果显示,EBTB患者气道反应性无增高,认为气道反应性正常可作为鉴别哮喘和EBTB可能性的依据,本研究发现与该结果一致。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内膜结核的诊断起着决定性的意义。肺结核常好发部位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而EBTB则不同,由本组病例可见,病变部位可累及气管和双肺各个支气管,说明EBTB具有多发性的特点。EBTB镜下表现可分为炎症浸润型、增殖型、狭窄闭塞型、溃疡型四种类型,而Chung将其分为有活动性的干酪样坏死型、充血水肿型、纤维狭窄型、肿块型、颗粒型、溃疡型和非特异性支气管炎型七种亚型。我们认为,按照后者分类比较科学,因为后者分类较细,对不同分类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便于临床观察疗效。国内外文献报告痰及经支气管毛刷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不高,本组刷检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活检,可能与本组病变多为EBTB早期改变有关。如把刷检和活检两法联合应用,诊断率会明显提高。
对于痰菌阳性的初治肺结核病人,只要早期、合理、规律、联合、全程用药,痰菌阴转率及病灶治愈率可达95%以上,但对于痰菌阳性的EBTB,既往认为单纯全身化疗疗效欠佳,胸片正常的EBTB患者给予1年以上全身正规抗痨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缓解,复查胸片正常,部分患者复查纤维支气管镜正常,提示全身抗结核化疗疗对胸片正常的EBTB效果好。我们认为EBTB疗效差的原因与诊治不及时有关。单纯全身化疗全部治愈,疗效好的原因可能与所治疗患者病变轻、未合并其它部位结核有关,同时也说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使病变治愈于可逆性阶段。我们认为胸片正常的EBTB应采用足量、有效、联合、规律和全程的抗结核治疗,能够治愈该病。
目前关于EBTB的内科治疗,国内外观点不甚相同,国内有作者强调局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国外提出可以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链霉素等治疗,但也有争议。本组仅使用单纯全身化疗即全部治愈,说明没有必要使用其它方法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早期EBTB。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抗结核药物对支气管黏膜本身的刺激能否造成损害尚缺乏系统研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总之,目前EBTB尚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为减少EBTB误诊和漏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哮喘、咯痰者,经抗炎、对症治疗2周无效时,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EBTB必需的检查手段,镜下的活检、刷检对提高EBTB的诊断率、避免误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胸片正常的EBTB实行全身化疗效果好,可治愈该病而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