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 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症状,侧卧位腰穿CSF压力小于60mmH2O的并不常见的综合症。好发于中年女性 (男女比例约为1:3),多呈一良性过程,部分病人可自行缓解。
临床表现
1、体位性头痛,头痛多位于额部和枕部。与体位明显有关,坐位或站立时,头痛剧烈,平卧位时头痛消失或减轻。
2、视觉症状:外展神经麻痹、短暂的视物模糊、两侧视野缺损、畏光、复视、一过性黑檬等。
3、听觉症状:听觉过敏、听力减退、耳鸣等。
4、眩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
5、体格检查 :病人常有颈强直。少数病人可有上述颅神经表现,如三叉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
辅助检查
1、CSF检查:压力小于60mmH2O,甚至腰穿测压可为0,或需用针筒抽吸。化验可以正常,也可有细胞数及蛋白的增多。红细胞可多至几千/dl,白细胞多为几十至几百/dl,蛋白含量可增高至500mg/dl。
2、头颅CT:示脑室系统,脑池及脑沟变窄,缩小。以侧脑室、鞍上池的变化尤为明显。部分病人还可见硬膜下积液。
3、头颅MRI:经强化后对诊断SIH很有价值。最多见的变化是弥漫性硬膜信号增强,部分病例还可有脑膜增厚。Tl相硬脑膜沿大脑镰、小脑幕、整个脑凸面均信号增强,而软脑膜无强化。
4、脊髓MRI:也表现为强化后脊髓硬膜信号增强,硬脊膜下积液和/或硬脊膜外积液。
5、同位素脑池造影:可发现核素慢慢沿着脊髓纵轴加深,早期即在膀胱积聚,而在脑凸面出现少。部分可见同位素在局部椎间隙积聚,提示局部有CSF漏。
6、CT脊髓造影:更清楚显示CSF漏,能更精确定位。脊髓CSF漏多见于颈髓、颈膨大或胸髓。
SIH病因: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CSF分泌减少或停止;脉络丛血管痉挛;脑膜本身小的缺陷。
SIH发病机理:低颅压造成“脑下沉”。CSF对脑和脊髓的保护性缓冲作用减弱,使颅底对疼痛敏感的组织被牵拉,产生头疼。CSF量的减少使脑膜血管代偿性的扩张,引起持续性的头疼。腺苷的参与:CSF的减少激活腺苷受体,扩张颅内静脉,引起头疼。
SIH的并发症: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反复出现,需外科手术;慢性硬膜下积液;小脑扁桃体移位:类似chiariⅠ型畸形
SIH的诊断 :
1、 体位性头痛;腰穿颅内压低,CSF细胞数,蛋白增高。
2、 CT:脑室脑沟变窄缩小;
3、 MRI:脑膜信号增强及“脑下沉”。
4、 CT脊髓造影及同位素脑池造影:可显示CSF漏。
SIH的治疗:
1、 卧床休息:平卧或头低脚高位。
2、 大量饮水:5000ml/d ;静脉补液:3500~4000ml(生理盐水1000ml,5%葡萄糖液2800~3000ml)。
3、 鞘内补液或硬膜外补液: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15~30ml/qod。
4、 激素:有助于水钠潴留,减轻CSF中细胞蛋白渗出后的炎症反应,能缓解症状,有人认为无效。
5、 蒸馏水静脉注射,20―40ml/qd或qod,共5―7次;
6、 苯甲酸钠咖啡因 500mg 静点或茶碱 300mg Tid;
7、 腰穿硬膜外血斑(EBP),局麻后取L3-4间隙进针至硬膜外腔,用塑料针管取静脉血10―30ml,将自体血缓慢注入硬膜外腔形成EBP。
8、 吸入5%二氧化碳,使脑血流明显增加,缓解症状。
9、 对症处理:止痛,镇静,止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