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内科治疗
垂体腺瘤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常见肿瘤,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现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垂体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和放疗,一般而言,经蝶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手术会带来各种并发症,且很多大腺瘤(直径大于1cm)在术后5年内复发;而放射治疗亦会造成不可逆的垂体功能减退。一些药物可以选择:
泌乳素(PRL)瘤
首选为多巴胺激动剂,常见有溴隐亭(Bromocriptine)、培高利特(Pergolide)、喹高利特(Quinagolide)和卡麦角林(Cabergoline)。
1.1溴隐亭是一种麦角类衍生物,多年的安全使用经验提示对于需要恢复排卵的患者该药物为首选。可使女性微腺瘤患者82%PRL水平恢复正常,90%恢复月经和排卵。推荐起始剂量为0.625mg/d,睡前服用,一周后每日早晨加1.25mg。此后,每周增加1.25mg/d,共加至5.0mg/d。此后,每个月复查PRL水平,有效剂量(恢复月经和PRL水平)通常为5.0~7.5mg/d,大腺瘤可用到7.5~10mg/d。为了达到最佳疗效,溴隐亭应每日服用2次。治疗24个月以上再停药,可有25%患者在停药后一直维持正常。
1.2 卡麦角林是非麦角类衍生物,相对溴隐亭而言,对D2受体结合更紧密、作用时间更长、副作用更小。男性泌乳素瘤经卡麦角林治疗24个月(第一周0.25mg×1次,第二周0.25mg×2次,此后根据PRL的抑制水平逐渐调整,最高剂量为0.5mg/d)以后,可使75%~80%患者PRL恢复正常,肿瘤直径缩小72%~73%,溢乳消失,多数病人的性激素、精液量和精子数得到恢复。卡麦角林1mg/周治疗微腺瘤48个月停药后随访2~5年,发现停药12个月左右有30%患者再次出现高泌乳素血症,但无肿瘤复发的证据,停药36个月后仍有70%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得到控制。卡麦角林1mg/周治疗大腺瘤46个月停药后随访,36%患者在停药18个月左右再次出现高泌乳素血症,但也没有肿瘤复发的证据,停药48个月后仍有64%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得到控制。但KaplanCMeier分析提示,停药5年肿瘤复发率与无肿瘤高泌乳素血症相比均显著升高。
2、 GH瘤
生长抑素类似物、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和多巴胺激动剂是常用的药物。
2.1 生长抑素类似物最早用于治疗肠道肿瘤,目前可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瘤和TSH瘤,常用药物包括奥曲肽及其长效制剂以及兰瑞肽(Lanreotide),SOM230等。作用机理为结合生长抑素受体SSTR(以SSTR2和SSTR5为主),抑制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减少cAMP产生从而抑制GH的分泌和细胞增殖。临床疗效包括:抑制GH和IGF-1水平,改善头痛和肢端肥大症状及缩小瘤体等。生长抑素类似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以及胆囊结石,但相对轻微。对生长抑素类似物疗效不佳(生长抑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是SSTR突变所致,有人发现在基因组和肿瘤DNA的SSTR5基因存在2处C→T突变,使生长抑素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2.1.1 奥曲肽长效制剂(Octreotide LAR)作用时间较长,约4周,每次肌肉注射20mg,注射间隔一般为28天,6个月后GH水平由27.6 ng/ml降到5.03±5.38 ng/ml,IGF-1由889.55±167.29 ng/ml降到483.00 ±239.71 ng/ml(n=9),66%的患者肿瘤体积有缩小。另一组110例肢端肥大症病人接受Octreotide LAR治疗,每28天注射20mg,共3次,而后逐渐调整,平均为期30(18~54)个月,最终维持剂量10~40mg/次不等,多数为20~30mg/次。GH水平由基线的20.7±2.4µg/L降至2.2±0.2µg/L,IGF水平由770 ± 26µg/L降至276 ± 15 µg/L,其中在治疗3个月时就已经出现显著疗效。2.1.2 兰瑞肽作用时间稍短,约为10天。每次60mg,每月注射3次,如疗效不确切,可将注射间期缩短成1周。9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平均治疗24个月后,有88%患者的GH、65%患者的IGF-1降至正常范围,且IGF-1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从第一年的49%逐渐增至第三年的77%,近半数病人瘤体积有缩小。
2.1.3 SOM230是一种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半衰期23个小时,体外试验发现它也能够明显地抑制GH的分泌(GH抑制率为22%~68%)、降低IGF-1的水平,它对SSTR1、SSTR3、SSTR5的结合力分别是奥曲肽的30,5,40倍。较奥曲肽对GH/PRL瘤和泌乳素细胞的抑制(主要通过SSTR5介导)更强。
2.2 Pegvisomant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GH受体拮抗剂(2003年分别在美国和欧洲批准上市),它能阻断GH受体二聚体的形成,从而阻止GH的外周作用。可使IGF-1水平降至正常,显著缓解症状和体征,纠正代谢紊乱,且副作用轻微。但由于其作用于外周,故对肿瘤体积没有减少作用,故治疗后不宜用GH作为疗效衡量指标,而应使用IGF-1来评价。适用于对生长抑素类似物抵抗或不耐受的病人。16例肢端肥大症患者服用Pegvisomant,起始剂量10mg/d,根据疗效每8周增加5 mg/d,通常平均治疗剂量为20(10~40)mg/d,随访7(3~11)个月所有患者IGF-1降至与年龄相符的正常范围内。
2.3 多巴胺激动剂一般用于伴高分泌PRL的垂体瘤,但对于GH的分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故与生长抑素类似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临床和实验发现GH/PRL瘤对DA、SST类似物的疗效并不一致,经核素扫描证实肿瘤摄取111In-OCT、123I-IBZM(多巴胺激动剂作用的指标)在各种GH/PRL瘤中并不一致,可能是导致疗效不同的原因。
3、 ACTH瘤
由于一般瘤体较小,而且对机体代谢影响大,故首选为经蝶手术。但对无法手术或手术失败的患者,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传统的药物如美替拉酮、安鲁米特等因为较大的副作用而临床应用受限。由于表达D2受体的ACTH瘤占到了70%~80%,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对D2受体阳性的ACTH瘤使用D2激动剂卡麦角林干预后,ACTH分泌明显下降。
4、TSH瘤
手术是首选治疗,若无法手术可选择放疗或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抗甲状腺治疗和针对肿瘤的治疗,前者有PTU或他巴唑以及β阻滞剂;后者有生长抑素类似物和多巴胺激动剂,尤其生长抑素类似物能够抑制90%患者的TSH分泌(降至基线50%以下),长期随访能使96%的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45%的患者瘤体缩小,并对胎儿没有影响。此外,术后中枢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常见,应注意补充甲状腺激素。
5、无功能瘤
临床无内分泌表现的垂体瘤常伴有LH、FSH和糖蛋白α亚基的高分泌,而在67%的肿瘤有D2受体的表达,根据基因选择性剪切的不同分为长和短两种亚型。采用卡麦角林治疗1年可使肿瘤的上述分泌明显下降,并使近60%的患者瘤体积缩小,对卡麦角林疗效最佳的是表达短D2受体亚型的肿瘤。也有发现提示内分泌无功能瘤细胞表面有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奥曲肽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蛋白α亚基的分泌。然而,实际的临床疗效并不乐观,仅10%左右的病例有轻度瘤体积缩小。
6、其他
体外实验证实,PPARγ仅在正常垂体的ACTH细胞表达,但可以表达在所有垂体瘤细胞中。PPARγ配体罗格列酮能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同时体内实验也发现罗格列酮能显著抑制小鼠垂体GH、PRL、和LH瘤的生长。其机制为抑制细胞周期,阻止静止期细胞由G0进入G1期,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数量,并可以降低瘤细胞激素的分泌。可能成为治疗垂体瘤的一种新的选择。总之,随着内科治疗的不断进步,手术、放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患者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益处。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有的药物已成为治疗某些类型垂体瘤的首选。故此,对不同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手术、药物、放疗及其相互配合)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友情提示:临床中只有少数的垂体瘤可以药物治疗或者控制,以上好多药物仍在研究中,所以需要个性化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