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M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总数的9.89%,典型病理改变是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病因未命者称为原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约20%-55%的患者伴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尿,常在发病5~10年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是难治性肾综的常见病理类型。
有最新有数据表明IMN已成为仅次于IgA肾病的第2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比例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虽未完全明确,但已认识到本病是由针对肾小球上皮细胞膜上某些抗原的自身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后脱落并沉着于上皮细胞下,再激活补体引起的损害。西医对本病多主张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但长期的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会造成免疫耐受及血栓栓塞、高血脂等多种并发症,且极易复发,因而治疗效果不佳。
2004年Perna等学者将近30年来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膜性肾病的l8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最终认为:免疫抑制治疗没有改善膜性肾病患者远期生存率和肾脏存活率,对于其能够提高远期疗效的说法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该篇文章的发表从循证医学角度上质疑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对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同时也预示着发掘和开创新的膜性肾病治疗理念的时期已经到来。
中医学中无“膜性肾病”之病名,但根据其主要症状,可将其归于“水肿”、“尿浊”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辨证分型复杂不统一等难题,因而无法形成适合大多数IMN患者的系列方药,这就严重限制了中医药的大规模推广。
近年来吕仁和教授以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络病理论及Y瘕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脏解剖、生理、病理的认识提出了“肾络Y瘕”理论,使肾脏疾病的中医病机得到较全面系统的阐述。我们参考古代文献,结合“肾络Y瘕”理论,认为本病是由于肾气亏虚、肾络淤阻而形成的“肾络微型Y瘕”,是络病的病理产物之一。
指出在IMN发展过程中肾气亏虚、肾络淤阻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更是产生各种并发症的根本病机。在此理论指导下,确立了原发性膜性肾病益气活血、通络消Y的基本治疗原则,并形成了其经验组方益气通络饮(黄芪、当归、制水蛭、鳖甲、莪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