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只在顷刻间
- 发布于 2010-12-11 21:50 来源:刘纪改医生
清晨,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整齐地站立在医生诊室里,按惯例召开的短暂晨会已接近尾声。远处急救车的笛声由远而近,瞬间已来到门前。“马上接待病人!”担架车迅速将一位8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推进抢救室,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生命体征全部消失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就这样悄悄的开始了。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心电监护仪上那条象征着生命的绿色曲线毫无规律地颤动着。“心室颤动!200焦耳非同步电除颤!”伴随着这一声音不高但语速极快的命令,老人的身躯在电极板下痉挛样地抽搐了一下。我的眼睛紧紧凝视着绿色曲线,期盼着“生命乐章”的出现,然而令人失望,绿色曲线仍在旁若无人地乱颤。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救中心刘纪改
心室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性猝死,它的出现是危险的信号,预示着患者存活的机会极其微小。此时患者家属已在门外掩面哭泣。生命是宝贵的,但此刻生命又是如此脆弱,在疾病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我更相信生命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必须全力以赴抢救病人。静脉通道、吸痰管、气管插管……各种管道迅速建立起来;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也已注入病人体内;300、360焦耳一次又一次电除颤都在数分钟内完成。此时我看见绿色曲线开始有规律地跳动,正描绘着那美妙绝伦的“生命乐章”。病人已出现自主呼吸,在那张因痛苦而扭曲的脸上,一双无神的眼睛费力地睁开,惊奇地看着周围。心肺复苏成功了!大家微笑相视,彼此交流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然而我们知道这仅仅是初步的胜利,无声的战斗刚刚开始,更艰苦的工作在等着我们。
经过进一步的诊断分析,病人患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突然闭塞引起的。治疗的方法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血栓溶解,使闭塞血管重新开通,以保证心脏血液供应,才能最终挽救病人生命。新的战役―溶栓治疗在短暂的准备后立即开始。溶栓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微量泵精确地泵入病人体内。死亡仍时刻威胁着患者生命,危险随时伴随着我们。时间一分一秒在紧张、焦虑、忙碌、期待中度过。2小时后闭塞的血管再通了,病人获救了,此时老人痛苦的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在美国每年有9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有22.5万人死于救治前。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危害。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 尽早救治、尽早溶栓或介入治疗,使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是急性心肌梗死现代治疗的关键。大规模临床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天生存率调察的结果表明,溶栓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时间依赖关系。症状发生6小时内溶栓,每治疗1000人可挽救35条生命;而7~12小时之内溶栓,每治疗1000人可挽救16条生命;>12小时的溶栓,临床受益不大,甚至是弊大于利,,因此不再主张溶栓。由此可见此时“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此应该呼吁所有的医生积极地开展溶栓或介入治疗,同时应对民众普及有关心血管预防和救治的知识,努力缩短就诊―再灌注开始的时间,这将对降低病死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千千万万AMI患者的求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