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分会主任委员丁克告诉记者:其实宿便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它和便秘没有太大的区别。多数人认为便秘只要单纯地加强锻炼,增加纤维和水分的摄入就可以改善。但如果无效,或者属于慢性便秘,则必须做肛门、直肠的检查和腹部X线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使用通便药是不可取的方法,因为滥用通便药很容易引发肠扩张和损害肠功能。一些商家宣传的要人们长期服用清肠产品,来保持肠道的清洁是不科学的,要正确认识宿便、便秘,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定义和分类。
所谓便秘,并不是指大便干燥,而是排大便不顺利的状态或排便时伴有特殊的症状。是一种以大便干燥、粪便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同时可伴有下坠感、直肠胀感等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种。器质性便秘,就是说腹腔内、大肠、肛门内出现了器质性病变,障碍或影响了粪便的正常通过和排出,因而发生的便秘。诸如大肠肛门良性和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等;或腹腔内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等压迫了大肠,使粪便通过困难,均可出现便秘。这类便秘因为是器质病变引起的,所以需通过动手术等解除病因,才能治愈便秘。功能性便秘亦称习惯性便秘是指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在临床上把它视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近几年来许多资料显示所谓的功能性便秘的定义并不准确,如便秘病人的结肠壁常有肌纤维和肌间神经丛变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多有直肠粘膜脱垂、会阴下降综合征、直肠前突、盆底松弛综合征或盆底痉挛综合征等器质性病变。随着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检查方法的改进,这些疾病可能各自成为独立的病种。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可能与心理因素、先天性异常、炎症刺激、滥用泻药及长期有意识抑制排便,或与支配肛门内外括约肌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其临床分型,按动力异常可分为:慢传输型:缺乏便意或粪质坚硬,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缓或结肠动力下降。出口梗阻型: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或排便量少,常伴肛门直肠下坠感。常有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盆底肌失调等。混合性: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同时存在。
要确定是哪种类型的便秘,就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所需进行的辅助检查有:血常规、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为便秘患者常规检查,可提供结直肠及肛门器质性'病变的线索;直肠指检:可确定是否有粪便嵌塞、肛门狭窄、直肠脱垂、直肠肿块等病变,并可了解肛门括约肌的肌力状况;内镜检查:可观察结肠和直肠粘膜情况,排除器质性病变。部分患者可见结肠粘膜呈弥漫性黑褐色斑点,称结肠黑变征,为肠黏膜脂褐素沉着,多与长期服用泻药有关。积粪过久可致直肠黏膜痉挛;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能显示肠腔扩张、粪便存留及气液平面。消化道钡餐可显示钡剂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情况来了解其运动功能状态。钡剂灌肠可发现巨结肠。CT或MRI主要用于肠道有无肿块或狭窄的患者;功能检查:适合经上述检查初步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患者。功能检查包括:结肠转运时间(CTT) 为便秘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排便造影(BD) 能对直肠肛门部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特别是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慢性便秘常可作出明确诊断;肛门直肠测压〔ARM〕 采用灌注或气囊法测定,测定肛门内、外括约肌功能。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出口梗阻性便秘,也可用于生物反馈治疗的一种监测手段;盆底肌电图可显示盆底肌电活动,用于诊断盆底肌功能障碍如盆底痉孪综合征,可发现耻骨直肠肌和外括约肌在模拟排便时异常放电;球囊逼出试验可将球囊置于受试者直肠壶腹部,注入37 0C 温水50m1,嘱受试者取习惯的排便姿势尽快将气囊排出,正常5min内排出,有助于判断直肠及盆底肌的功能有无异常。最终确定便秘类型,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原则应以饮食、排便习惯的调节为主,辅以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泻剂,注意用药个体化。饮食习惯的适应 鼓励患者晨起多饮水、菜汁、水果汁或蜂蜜汁,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麦胶、水果、蔬菜、玉米等,适当增加活动量。非比麸(Fiberform)为小麦纤维素,由于纤维本身不被吸收,能使粪便膨胀刺激结肠运动。排便习惯的适应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防止粪便堆积。鼓励患者早餐后排便,如仍不能排出可在晚餐后再次排便,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在排便习惯的训练中可结合药物清洁肠道。药物治疗目的是软化粪便,促进肠道动力,刺激排便。临床上可根据便秘的程度、类型和性质,选用合适的通便剂,要强调合理用药和个体化用药,选用药物应以减少毒、副作用及药物依赖为原则。
容积性泻药:麦麸、魔芋能起到膳食纤维的作用使液体摄取增加。润滑性泻剂:石蜡油能软化大便,口服或灌肠。但要注意吸入性肺炎,故不宜临睡时服用。由于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故以餐间服用较为合适。高渗性泻剂:如PEG和不吸收糖类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山梨醇混合的电介质溶液。乳果糖和山梨醇经结肠细菌降解为低分子酸类,增加了粪便的渗透性和酸度,为了减少对直肠激惹及引起的副作用,要适当的调节剂量,使其达到通便的目的。盐类泻药: 含有不被吸收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渗透压的作用, 使腔内保留足够的水分,其中镁离子能刺激CCK释放,促进肠蠕动,由于部分镁离子能吸收,在有肾功能不全的便秘患者,宜慎服用。刺激性泻剂:如蓖麻油、番泻叶、酚酞(果导)、大黄(大黄苏打片)、比沙可啶(便塞停)刺激肠蠕动,减少吸收,促进肠动力。有一定的副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多半在肝内代谢。长期服用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反加重便秘。目前,市场上一些声称能清肠的保健品,其中会悄悄放一些西药,有的为了逃避检测,甚至会将药做在胶囊壳上。许多患者不清楚其成分而乱用其产品,虽然起到通便的作用,但后患是无穷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长期服用此类保健品。一旦发生便秘还是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目前并不推荐作为便秘常规用药,但该药能通过激动肠壁5-HT4受体刺激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肠道运动,提高直肠静息压、加快便秘患者的结肠转运速度,可用于无便意的慢通过型便秘的治疗。西沙必利使用中应注意避免严重心、肾、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及注意避免与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等合用。微生态制剂:便秘患者常有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过度生长,可适当应用丽珠肠乐、培菲康等药物。心理治疗:便秘患者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症,可加重便秘,因而需接受心理治疗。虽然抗抑郁药有引起便秘的不良反应,但有些便秘较重终日虑及如何排便,精神异常紧张者经治疗无效可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对有直肠括约肌及盆底肌功能紊乱的便秘患者,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该法是一种以意念去控制机体功能的训练,包括气囊生物反馈法和肌电生物反馈法两种。经训练患者可改善便秘临床症状,也可以改变异常的肛门直肠动力参数。外科治疗 主要适合经内科治疗无效,而且各种检查显示有明确的病理解剖和确凿的功能性异常部位,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继发性巨结肠、部分结肠冗长、结肠无力、直肠前膨出症、直肠内套叠、直肠黏膜内脱垂、盆底痉挛综合征等。
防止便秘,从点滴做起
便秘病因可归纳为以下几项: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食物中所含机械或化学的刺激不足(如蔬菜中的纤维素)或因摄食量过少,尤其是缺少遗留大量残渣的食物。使肠道所受刺激不足,反射性蠕动减弱造成便秘;在结肠的总蠕动后,粪块进人直肠,从而引起排便反射。但当便意经常被忽视,排便场合和排便姿势不适当,以及经常服用强泻剂或洗肠等,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以致虽有粪块进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故无排便反射产生,结果造成便秘;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高级中枢对副交感神经抑制加强,使分布在肠壁的胸腰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因而产生便秘;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持续高度精神紧张状态等,亦可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或痉挛性收缩,因而造成便秘。
注意饮食调节,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管的刺激量,利于大便运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因为正常人每公斤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可多食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因为纤维索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多,可增加肠管内的容积,提高肠管内压力,增加肠蠕动,有利于排便。还有就是要多喝水,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肠管内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预防大便干燥就得多喝水。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它们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个人都有各种习惯,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时间就要排便,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所以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感。对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积极锻炼身体,活动、活动,大便自通。散步、跑步,作深呼吸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腰抬腿、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经常劳动的农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懒于活动,养尊处优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较多,说明了这个道理。 古代曾用导引术来防治便秘。《杂病源流犀浊》曰“保生秘要曰,以舌顶上腭,守悬壅,静念而液自生,俟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回,大肠自润,行后功效。”对于年高体弱之人实为相宜;及时治疗有关疾病,有关疾病的治疗对预防大便秘结亦有一定的作用。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结肠肿瘤、结肠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子宫肌瘤;铅、汞等金属中毒。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分会主任委员丁主任还强调,便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也不要过于紧张,有些人只是偶尔的一次便秘,这样只要在饮食、运动方面调节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服药。但经常便秘者就一定要去正规的专业医院去检查,找出病因,而且要因人、因病因时的选择治疗方法。这也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提高职业素质,给予病人正确的治疗方法。还有,中年人应尤其注意预防便秘,有许多老年严重便秘患者就是在年轻时没有注重保护肠道,对于偶尔的便秘没有引起重视,而导致的。保护好自己的肠道,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对于未来的几十年也是受益无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