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眼的角膜从组织学上可以分为五层,从外到里面分别为: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
其中,角膜基质层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整个厚度的90%。角膜基质层由200层左右的胶原纤维束薄板整齐排列组成,这些胶原纤维束具有韧性大、抗张力强的特点,是维持角膜韧性、张力的决定性因素。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突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
通常发病于15-20岁的年轻人,但在9~40岁之间均可发病,一般认为发病年龄越小,病程进展越快,临床主要症状为单眼或双眼近视,并且近视和散光程度进行性加剧,光学眼镜难以矫正。
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晚期会出现角膜水肿和疤痕,严重者可能导致角膜穿孔,造成失明。 原发性圆锥角膜发病的原因与角膜胶原组织的数量进行性减少,或胶原纤维结构变化,导致胶原组织异常分布、排列有关。
圆锥角膜发病率在世界上约为1/2300,中国大约有100多万患者,既往该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圆锥角膜确诊之后,早期通过配戴硬质的高透氧隐形眼镜(RGP)来控制角膜的持续扩张,也可以通过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控制疾病的发展。
到了病变的晚期只有角膜移植手术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当前国内的角膜供体极为稀缺,手术价格高昂,很多的圆锥角膜患者只能在模糊的世界里苦苦地等待。如今,又有了一种控制圆锥角膜发展的新方法――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ross Linking,CCL)治疗,无疑是圆锥角膜患者的福音。
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ross Linking,CCL)治疗原理
正常人角膜组织中胶原的存在是维持其张力的主要因素,胶原的比例、分布及其空间结构决定了角膜的生物力学属性。
角膜胶原交联术是利用370nm紫外线A照射核黄素产生的氧自由基,使角膜基质胶原原纤维相邻的氨基酸间产生额外的共价键链接,能够使角膜生物力学强度增加,抗溶解能力增强,因而控制圆锥角膜等扩张性角膜疾病的进展;产生的氧自由基亦能够破坏病原微生物DNA,抑制其生长繁殖,因此对部分感染性角膜疾病有治疗作用。
胶原交联技术(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是近十几年来眼科界在国际上最具革命性的一种新技术,最早起源于欧洲,于1997年由Spoerl和Seiler首次报道,2003年报道了治疗圆锥角膜临床结果,现已有20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也有10年。
该治疗主要适用于圆锥角膜等扩张性角膜病,对部分严重感染性角膜炎亦有良好的效果。胶原交联技术为多种角膜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经多年临床观察效果可靠。我院引进的仪器为目前国际最先进型号,其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手术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以及缩短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病程,增加治愈率。
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ross Linking,CCL)治疗的适应症:
1、圆锥角膜;
2、难治性角膜溃疡;
3、角膜变性;
4、LASIK术后的圆锥角膜;
5、大泡性角膜病变等。
角膜胶原交联(Corneal Cross Linking,CCL)治疗的安全性:
CCL治疗的光线波长为370纳米,光线通过角膜基质时迅速衰减且部分被核黄素吸收,仅有7%穿过角膜进入眼内,当治疗区域的角膜厚度超过400微米时,光线不会对角膜深层的内皮细胞和眼内组织产生损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