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医学是以放射诊断学为基础,以治疗为目的,既可诊断又可治疗的独立学科,彻底改变了放射学只诊断不治疗的传统观念,其广泛应用改变了许多传统治疗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最活跃、最有生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创介入治疗为奠基,在此基础上衍生了超声介入、CT介入、MR介入等,现在正形成一个更为广阔的学科微创介入医学,成为继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
微创介入治疗的特点:
微创介入治疗一般具有安全可靠、不开刀、损伤小、体表不留痕迹、病人痛苦小而易于接受、适应症广而无绝对禁忌症、疗程短、见效快、疗效显著、可重复性强、不影响其他治疗手段、对人体组织器官无形态破坏、并保留正常功能等优点。
通向生命的导管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介入”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临床医学中,它的出现,让人们洞悉血管内发生的诸多变化,通过导管顺着血管进入人体各部位,在不进行开放性手术的情况下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涉及人体所有系统和器官,其中绝大部分是采用导管技术,故称之为通向生命的导管,它主要是通过“通、堵、注、取”来实现各种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的问世,所解决的突出难题是:
过去的不治之症变为现在的可治之症,如胸、腹主动脉瘤。
既往治疗手段束手无策,通过介入治疗迎刃而解,如脑血管病.
采用传统治疗风险极大,而介入治疗变得简单易行,如先天性心脏病。
常规药物治疗收效甚微,而介入治疗后可立竿见影,如各种大出血。
手术不开刀
提起手术,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传统的外科手术,而极少有人会想到微创介入手术,甚至对介入手术很少了解。这很自然,二者相比前者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做过巨大贡献,今后亦如此。然而后者系一新兴边缘学科,应用于临床历史不长,但发展迅猛令人惊叹,同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认可以及广大患者的信赖。
微创介入手术的优势在于:不开刀,仅用微小器械,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药物灌注及栓塞等各种治疗,亦可通过人体生理管道进行成形手术、支架置入等。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可避免盲目性实现有效治疗。这样,传统技术面临着现代高新技术的挑战,既是一种进步,也是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新技术、新疗法部分代替传统或陈旧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微创介入治疗就是其中的案例之一,如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管道不通”放支架
分布于人体内的“管道”很多,且大家并不陌生,诸如消化道(食道、胃、肠、胆管等)、气管、尿道、动静脉血管(冠状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上下腔静脉)等。在微创介入治疗中将上述“管道”分为两大类,即前者为非血管性,后者为血管性。当这些“管道”由于先天或后天疾病导致狭窄闭塞时,均可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管腔内支架置入术。
此项技术是根据管腔狭窄的部位、范围及程度,选择不同规格的支架,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置放在狭窄的管腔处支架自然膨胀后将狭窄或闭塞的“管道”疏通,恢复原有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那么到底支架是何物,非专业人员对此并不了解。管腔内支架是采用高分子医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加工制成的一种可长期或暂时留于人体腔内的一种假体,把这种假体称为支架,支架与置入器配套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手段来释放,用于治疗血管性与非血管性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过程,称为管腔内支架治疗。
该项治疗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门高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历史不长,但发展甚快,特别是近几年,这项治疗技术无论在临床疗效与应用范围,还是在新型管腔内支架研制与新技术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显示出微创介入治疗的独特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保留器官的介入手术治疗
在过去,常规的手术治疗,对组织器官要进行部分性或全部切除,人们对此已很清楚,然而对于能够保留器官的介入手术来说,微创介入治疗除微创、简便、患者痛苦小、见效快等优点外,几乎所有的微创介入手术都对器官无形态破坏,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器官的功能。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既能治病又能保留器官的全新技术。目前已普遍地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满意,患者乐于接受。
微创介入手术的优势
通过微创介入手术,突出体现以下介入治疗的独特优势:
1、满足患者最大心愿。比如,一位尚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患有多发性子宫肌瘤,目前出血量较多,经对症及药物治疗后仍不能见效。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治疗手段只能是手术切除。子宫一旦切除,她将终身失去自然生育能力,然而患者最大的心愿就是保留生育能力。
这时,微创介入治疗可以为患者实现这一心愿创造前提条件。同样,对于即使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不开刀、痛苦小、恢复快,也是首要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
2、根治性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对许多疾病达到根治目的,特别是对于以往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及创伤较大的治疗方法者,微创介入治疗显示其极大的优越性,如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3、首选的最佳治疗手段。随着介入医学的迅猛发展,各项介入手术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对某些疾病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治疗手段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在对过去认为不治或难治的许多疾病,微创介入治疗却获得满意疗效,如各种脑、脊髓动静脉疾病、颈动脉海绵窦瘘、大动脉炎所致的多发性血管狭窄等,介入治疗已成为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而且相对安全可靠。
4、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主要应用于各种晚期癌症患者,系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介入性姑息治疗法不同于传统的外科姑息治疗。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减轻医源性痛苦等方面,都显示了无可比拟的独到之处,而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乐于接受。
介入治疗与急诊抢救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既往该学科的急救主要由临床各科室来完成。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已应用于急救医学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入治疗的快捷、简便、微创、高效等优点,显示出了其独特优势,同时此项技术具备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使得急症病人能够得到快速诊断和治疗。
急症微创介入治疗在我国目前尽管还处于年轻的起步阶段,但它的独特治疗效果已显示出了无限的潜能和生命力,有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技术可与手术相媲美或有替代传统手术的趋势。将成为现代急救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主要用于各种急性大出血,如大咯血、呕血、鼻出血、妇产科大出血、创伤性大出血等,这些出血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即刻停止。其次对于消化道梗阻,大肠远段梗阻,以及食管气管瘘,气管狭窄等均可采用急诊支架置入术来治疗。
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已经走过了发展的初级阶段,现已相对成熟,显示出不凡的潜能,如脾功能亢进已经不再采用传统手术切除,而通过介入治疗达到“内科性脾切除”,疗效更佳,亦成为公认的最佳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