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在人类死因顺位中排名前三位,是影响人民健康的最大危害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最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
潍坊市中医院介入科在 “中风绿色通道”中成功开展了动脉溶栓术、支架成形术。对于已经发生急性脑梗塞的患者,“时间就是大脑”,一般在发病后6小时内必须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否则,拖的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残疾率高,甚至死亡。
早期进行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就是将导管从大腿根处血管穿刺进入,到达发生梗塞的部位后直接将溶栓药物打到血栓附近。此方法用药剂量小,血栓周围药物浓度高,溶栓效果确切,血管再通率高,可达60-70%,与静脉溶栓相比患者死亡率能下降1/3。
用传统药物治疗脑梗塞,患者完全恢复或有轻微残疾不影响生活的仅有25%,静脉溶栓3个月时可使这一比例提高到41%,而动脉溶栓则使其高达70-80%。虽然溶栓治疗效果好,但目前只有不到3-5%的病人接受溶栓,主要原因就是病人拖延到医院就诊的时间,超过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所谓“时间窗”就是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溶栓才是效果较好的,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溶栓效果就会变差并且出血副作用增加,得不偿失。一般认为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3-6小时,动脉溶栓的时间窗是前循环6小时,后循环72小时之内。
因此建议患者一旦发病就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尽早行溶栓治疗,如有条件最好行动脉内溶栓,在动脉溶栓同时如发现有血管狭窄也可直接行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是一种预防性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脑供血,减少以后脑梗塞的再发机率。在脑血管病中,有一种被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大都是因为颈内动脉硬化,形成粥样斑块,逐渐把血管腔堵塞而造成,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颈动脉支架术主要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
为了恢复管腔的内径,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在管腔内放置一个弹性很强的弹簧圈,把狭窄的地方撑开。颈动脉支架由镍钛合金制成,这种合金材料是具有记忆能力的金属,在体外较低的温度下,形态可任意改变;一旦接触血流的温度,支架就会保持张开的状态,对血管壁维持一定的张力,不至于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瘪。
由于金属的表面经过特殊处理,长期植入血管内对周围组织不会产生任何损害,也就是说其生物可容性很强。
此手术不需要开刀,只需在股动脉做局部麻醉,插入导管,经过主动脉上行,把导管放入颈动脉,用球囊对狭窄处进行气囊扩张,把带有支架的导管同样通过股动脉放入颈内动脉狭窄处;然后释放支架,确定位置,最后撤出所有导管,手术即告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只需半小时到一小时,术中病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没有明显的痛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