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6个月-3岁的儿童。与成人相比小儿急性喉有其特殊性,易发生呼吸困难。主要原因有小儿喉腔较狭小,肿胀时易致声门阻塞;小儿喉黏膜下组织疏松、淋巴组织和腺体丰富,炎症时易肿胀使喉腔变窄;小儿喉软骨柔软;小儿咳嗽反射较差,气管及喉部分泌物不易排出;小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较弱,炎症反应较重;小儿易发生喉痉挛等。
【病因】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炎、咽炎;也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及百日咳等。大多数由病毒引起,病毒入侵之后,为继发细菌感染提供了条件。感染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病理】 病变主要发生于声门下腔,炎症向下发展可累及气管。声门下腔粘膜水肿,严重者粘膜下可发生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或坏死性变。粘膜因溃疡可大面积缺损,表面有假膜形成者罕见。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
2、 声嘶 开始时声嘶多不严重,随着病情加重,声嘶也逐渐加重。
3、咳嗽 常出现阵发性“空”“空”样咳嗽(也常成为“犬吠样”咳嗽)。
4、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持续性喉梗阻症状,如哮吼性咳嗽,吸气性喘鸣。也可夜间骤然出现重度声嘶、频繁咳嗽、咳声较钝、吼叫。严重者吸气时有锁骨上窝、肋间隙、胸骨上窝及上腹部显著凹陷,面色发绀或烦躁不安,呼吸变慢,晚期则呼吸浅快。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有紫绀、冷汗、面色苍白、呼吸无力,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昏迷、抽搐、死亡。
【检查】若全身条件允许,较大的、能配合的小儿可行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带变为粉红色或红色,有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声门下黏膜因肿胀而向中间隆起。因小儿不能合作,临床上很少进行喉镜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诊断】 本病起病急、发展快,若诊断不及时会导致死亡的危险,故临床遇到声嘶、“空”“空”样咳嗽的小儿应立即想到本病。若出现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即可作出诊断。因小儿不合作,很少行喉镜检查。
【鉴别诊断】
1、气管支气管异物 多有异物吸入史,有剧烈呛咳,呼吸困难和紫绀等症状。胸部体格检查、X线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详见第四篇第二十一章)。
2、喉白喉 为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潜伏期1-7天,大部分2-4天。喉白喉常由咽白喉扩展而来。起病缓,干咳声呈犬吠样,声嘶,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喘鸣。本病咽喉部可见灰白色伪膜,附着于黏膜不易脱落,可在伪膜涂片和培养中找到白喉杆菌。
3、小儿喉痉挛 常见于较小婴儿。吸气性喉喘鸣,声调尖而细;可有吸气性呼吸困难;无犬吠样咳嗽,无声嘶。发作时间较短,症状可骤然消失。
4、其他 应注意与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及腮腺炎等传染病现相鉴别。
【治疗】 小儿急性喉炎是可危机患儿生命的急症,一旦诊断,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除呼吸困难。治疗的关键是解除喉阻塞,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1、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和消除喉黏膜的肿胀。可选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等抗生素。根据病情,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2、支持治疗 包括给氧、解痉、化痰,超声雾化吸入,经鼻给氧。注意全身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保护心肺功能,避免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安静休息,减少哭闹,降低耗氧量、减轻呼吸困难。
3、气管切开术 有重度喉阻塞,经药物治疗无好转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