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糖尿病神经病变; 肢体缺血;肢体感染。
检查:
神经病变:可通过神经学检查方法,如利用特制的重量仅10g的单股纤维检查皮肤感觉。也可通过复合检查评分方法来判断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易发生溃疡的概率。
肢体缺血:糖尿病足溃疡如经治疗在两周内没有愈合,都需要血管外科医生进行专科检查。踝肱指数(ABI)检测;血管彩超检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感染:临床诊断糖尿病足溃疡感染主要有3个依据:溃疡创面有脓性分泌物;溃疡周围有典型的炎性表现如红、肿、热、痛;白细胞增多和发热等全身感染征象。
治疗:
一般治疗:减缓足部压力,控制饮食,降低血糖;
局部清创治疗:清创治疗是糖尿病溃疡愈合的首要步骤,治疗的关键是清除无活力的感染组织,包括坏死的骨质和溃疡周围的硬茧。清创治疗后,创面保持湿润,有利于上皮细胞快速移行覆盖创面,并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和结缔组织合成;
抗炎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动脉重建:动脉旁路术;下肢血管腔内微创治疗。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血管外科最新进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超声消融术已应用于广泛、严重钙化闭塞患者。其他如内膜旋切术、经导管直接灌注溶栓亦已用于临床。
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是糖尿病足治疗的最新进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骨髓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为血管性内皮细胞的特性,将自体干细胞植入病变局部,使其进一步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达到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
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脉痹”,“脱疽”范畴,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证候,进行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根本措施。我们根据临床实践,将糖尿病足分为5型论治:①阴寒型: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②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丹参通脉汤加减;③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④热毒炽盛型;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用四妙活血汤;⑤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肾健脾、活血化瘀,方用补肾活血汤。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是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理想血糖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0mg/L。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病因,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作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才能减少骨髓炎的发生率,降低截肢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