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早在公元前400年,《黄帝内经》中就记载过“消渴”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篇》中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
我国传统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五脏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与消渴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挥,使消渴病病因病机理论内容日渐充实,现将消渴病病因病机概述如下。
(1)病因
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肺脾肾的亏虚在消渴证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②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目前已公认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由于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这与传统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③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耗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等,可引起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
④劳欲过度:素体阴虚,复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而发为消渴。
(2)病机
综上所述,可知消渴的病机主要有以下:
①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中国历代医学文献在论述消渴病发病机理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消渴病早期,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愈甚阴津愈虚,阴津愈虚燥热愈盛,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消渴病的病变部位虽与五脏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肾三脏。
②病程迁延,气阴两伤,脉络瘀阻。若消渴病早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则病程迁延,阴损气耗,燥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内生,全身脉络瘀阻,相应的脏腑器官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发生诸多变证。
③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人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消渴病之本在于阴虚,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俱虚。
在用西药控制血糖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这是西药无法替代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