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又称为糖调节受损,是介于血糖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自然病程的前期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发病率达15.5%。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可引发心血管、肾、眼、神经等病变,病情严重者或遇外伤、感染等应激因素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如不及早诊治,可危及生命。
糖尿病前期是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病人必经的过程,其发病率明显高于糖尿病,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其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将会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前期不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而且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此期已经出现,如微血管病变―肾和视网膜的病变,神经病变以及心脑血管等大血管病变。
因此,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其逆转而不向糖尿病方向转化,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糖尿病前期的发生,除一定的遗传因素外,主要和后天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
诸如:
1、饮食搭配不合理。过多进食肥甘油腻之品,长期营养过剩,致使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而诱发糖尿病前期。
2、烟酒过度。烟中的尼古丁可促使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长期饮酒可引起血脂增高和肝脏中糖原异生发生障碍,都是糖尿病前期的致病因素。
3、起居无常。起居没有规律,熬夜,睡懒觉这些坏习惯影响了人的机体代谢功能,引发糖尿病前期的产生。
4、缺乏运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依赖于汽车等交通工具,而且不注重体育锻炼,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抑制食欲,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增加能量消耗,对降低血糖有着重要的作用。
5、情志失调。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过度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可使内分泌功能失调而诱发糖尿病前期。所以,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患者血糖恢复正常,降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生活干预主要从饮食、运动、心理调整三方面进行
一、饮食指导
人体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进食后,食物在人体的酶的作用下分解出大量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引起血糖的升高。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也相应增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不足及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不能有效的抑制血糖的升高,就会出现高血糖的状态。
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又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过分控制饮食,可造成营养缺乏,使体质瘦弱,抵抗力减低。所以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必须适当的控制饮食,既要吃饱,又要有营养,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的基本治疗,应长期坚持。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一下几点:
1、尽量达到并保持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平衡膳食。坚持传统的饮食观念,“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每日膳食可以摄入到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不可偏食。
3、严格控制总热量:
(1)每日主食4-6两,宜精粗粮搭配。避免食用单糖含量过高的食物,如糖类、果酱、糕点、红枣、蜂蜜等。
(2)每日油脂摄入应在50克以下,烹调用油少于20克。建议食用花生油、芝麻油、甚至橄榄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做烹调油。避免食用多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如肥的牛肉、羊肉、猪肉和奶油等。烹调应多采用蒸、煮、炖、拌、卤等烹调方式。避免食用煎、炸等方法。
(3)每日蛋白质1.0克/公斤体重。足量优质蛋白质对于修复胰岛功能是有利的。每天应保证起码一瓶牛奶一个鸡蛋。此外,每天一两豆制品、2-3两禽肉、2-3两鱼虾类,以保证每日蛋白质所需。
4、每天保证500克以上新鲜时令蔬菜。蔬菜中所含维生素和无机盐是调节胰岛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B族维生素可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在干豆类和粗粮中含量丰富。蔬菜中含有充足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人体内可以吸附很多有害物质,包括可以吸附糖类,延缓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降血糖、降血脂、预防便秘、预防癌症等的作用。
可以随意食用的蔬菜(含糖1%-3%):黄豆芽、绿豆芽、青菜、韭菜、苦瓜、茼蒿、大白菜、包菜、黄瓜、西红柿、芹菜、青椒、生菜、冬瓜、丝瓜等。
过多食用需减主食的蔬菜:土豆、芸豆、豆角、藕、茄子、南瓜、四季豆等。
5、减少盐的摄入,每日6克以下。
7、糊状食物,如稀饭、粥等升糖指数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可损伤胰岛功能,尽量不食用。
8、运动时的饮食:不在进食后立即运动,应在餐后1-2小时运动。如果运动时间较长,可在运动前后或运动中途适当进食,防止运动中低血糖。
二、运动指导
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度的有规律的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可使肌肉组织及其它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减轻糖尿病前期患者体内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糖的利用,消耗能量,使血糖下降。运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运动时应选择比较软而轻的鞋,舒适的着装。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频率。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较年轻、身体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强度中等的运动;老年人或有心血管并发症等身体情况不良的患者可选择较低强度的运动。
不同强度的运动(以下每一种运动,在相应的时间内,平均消耗约80千卡热量。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所消耗的热能会逐渐增加)
最低强度运动(约锻炼30分钟)
低强度运动(约锻练20分钟)
中等强度运动(约锻练10分钟)
高等强度运动(约锻练5分钟)
散步、做家务、打太极拳、购物
跳交谊舞、下楼梯、骑车
慢跑、上楼梯、做广播操
跳绳、游泳、打篮球
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还可根据您的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能说话不能唱歌。
3、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
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持续20-30分钟为宜。千万不要空腹运动。
4、运动需长期坚持,定时定量,与饮食药物治疗配合。如果多吃了,可以多运动一会儿,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三、心理疗法
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发展与过度的精神紧张、人际关系不良、突发生活不幸等社会及心理上的不良刺激有关,所以在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中,心理情绪的调节与饮食、运动、药物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
1、克服紧张焦虑心理。既不能不重视疾病,又不能过于紧张焦虑,忧心忡忡,反而加重病情,应正确对待,积极治疗,持之以恒,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对控制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2、“恬淡虚无,精神乃治”。应做到心胸宽广,知足常乐,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工作和休息相结合,良好的心态可有效的控制疾病。
3、移情易性。可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对疾病过度的焦虑,还可使生活充实及丰富多彩,调整情绪的稳定。
4、学会自我调整。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均可伤人,在生活中应学会自我调整,不要情志过极,情志调和,气血运行调畅,可改善糖尿病前期,防止其进一步加重而转化为糖尿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