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诊
1.注意浅表曲张静脉的部位及范围。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浅静脉曲张常位于小腿部,曲张成团且凸于皮肤上,大腿部位很少见。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浅静脉曲张范围较广泛,常在髋、股外侧和下腹壁、会阴部发现静脉曲张,而小腿曲张较轻。这种曲张不凸于皮肤。
2.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改变:静脉曲张或慢性静脉回流障碍时,由于红细胞外渗破坏而致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区从小腿下段内侧开始,严重时则呈袜套式。
3.肿胀及水肿:浅静脉曲张其水肿部位,常限局于该段静脉的引流区。如髂股静脉阻塞,其肿胀及水肿可达大腿根部。股静脉阻塞是,其肿胀及水肿至膝上。N静脉阻塞则水肿至踝部。
4.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这是由于长期水肿刺激而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加上色素沉着,致该段皮肤呈象皮样。
5.皮炎及湿疹。
6.慢性溃疡:典型静脉曲张性溃疡,常发生于小腿中下交界处的内侧面。
7.火焰征:是静脉曲张性溃疡的预兆。从内踝(有时外踝)起,发出很多小静脉向足跟扩展,在足跟的厚皮中消失,称“火焰征”。
二、触诊
1.有无血栓性浅静脉炎。
2.静脉有无硬化条索或曲张团块内有无硬化的结节。
3.沿深层静脉走行有无压痛。
4.深层静脉阻塞所致肿胀,使软组织张力增高。
5.浅静脉的张力在深静脉阻塞时也增高。
三、浅层静脉功能检查
1.咳嗽冲击试验:此试验若呈阳性,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置手指于大腿根部大隐静脉开口的下方,使中指正压着大隐静脉,如看不到大隐静脉,则把手指放在它应该在的部位,让病人咳嗽,如大隐静脉与股静脉连接处的瓣膜功能不全,此时手指即能感到咳嗽的冲击。
2.叩击试验(Chevrier征):目的是检查大隐静脉诸瓣膜的功能。方法:检查者以手的食指放于大隐静脉远端,另一手的食指为叩诊指,当叩击大隐静脉近端,如瓣膜关闭不全,触诊指即可感到有传导冲击感,如无冲击感则瓣膜功能良好。
3.Trendelenburg试验:用于测定大隐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的功能,方法:病人平卧位,下肢抬高,待曲张静脉空虚后,用止血带扎住大腿上1/3处,压迫大隐静脉,保持深静脉通畅,然后嘱病人站立,在1~2分钟内大隐静脉仍保持空虚,而后慢慢充盈,松开止血带时,静脉自上而下迅速充盈,说明为单纯性股隐静脉交界处瓣膜功能不全。亦称Trendelenburg试验单阳性。如在未放松止血带前30秒钟内,止血带下方静脉迅速充盈,则说明其下方有一个或多个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又称Trendelenburg试验双阳性。小隐静脉亦可用此法检查,只是止血带应在N窝下方。
4.
Pratt试验:用于测定交通静脉瓣膜功能。病人仰卧,抬高患肢,排空静脉,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N窝部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第二根绷带,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第一根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缠第二根绷带,如果在两根绷带之间出现曲张静脉,说明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四、深静脉功能检查
1.Perthes试验:用于测定深静脉回流状态。方法:病人站立,带曲张静脉充盈后,在大腿上1/3处用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回流,嘱病人用力踢腿或做下蹲动作20~30次,观察自我感觉,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时轻松自如,阻塞时不能坚持踢完且胀痛难受;检查静脉,若原充盈静脉凹陷或明显减轻,表示深静脉通畅,称Perthes试验阴性。反之若充盈加重,病人感小腿酸胀疼痛,说明深静脉阻塞,称Perthes试验阳性。
2.Homans征:为急性小腿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体征。患者平卧,检查者将患足背屈,如患者感到腓肠肌疼痛是为阳性,这是因为腓肠肌过伸时刺激深层静脉,而产生疼痛,但应注意鉴别因腓肠肌本身的疾病,如损伤及炎症等引起的假阳性。
3.腓肠肌压痛:亦为小腿深静脉或肌肉静脉丛的血栓性静脉炎的体征,但亦应注意除外腓肠肌本身的疾病亦可造成压痛。一般说来,肌肉疼痛在腓肠肌部的左右方向压痛明显,深静脉血栓的疼痛在前后位压迫时疼痛增加,所谓的Luke’s
sign。
4.Lowen burg’s
test:用以客观评价腓肠肌部位的疼痛,使用测定血压的袖带,加压胫骨部,观察出现疼痛时压力的左右差,患侧比健侧低20~30mmHg时为阳性。
五、测量:
1.双下肢肢围:测量双侧髌骨上缘以上20cm和髌骨下缘下10cm患肢周长。比较双侧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之差大于1cm以上有临床意义。增粗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瘘;减小见于动脉缺血性疾患。
2.下肢长度:将两下肢置于完全对称的位置,测量髂前上棘至同侧内踝尖端的距离。先天性动静瘘患者患肢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