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精神反应。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既往有关ptsd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交通事故、失业、离婚、被抢劫、被强奸、地震、战争和移民等有研究。
PTSD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三个月后出现(在这之前的被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引发创伤的事件包括战争、暴力犯罪、性侵害、严重交通意外、自然灾害、技术性灾难、难民、长期监禁与拷问等,罹患ptsd多为直接或接触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受害者)、目击者与救援者。症状持续视患者的状况有极大不同。
一、特征
记忆痕迹深刻,PTSD病人的创伤记忆很容易被提取,并且有强烈的情绪和感觉,记忆的重现使病人仿佛又重新经历了一次创伤。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损害,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指出,PTSD的记忆障碍有两种类型:闯入性记忆和空白性记忆。闯入性记忆表现为反复地获得创伤性体验,和创伤事件有关的各种事物都会使患者重新体验创伤的痛苦,而且这些记忆是不由自主地闯进来的;和闯入性记忆相伴随的是警觉性增高症状,包括做恶梦、突然的惊恐反应和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闯入性记忆很容易自动地被反映创伤性事件的各种事物所触发,这类记忆经验称为非陈述性记忆。PTSD的另一种记忆障碍是空白性记忆,就是在记忆过程中,信息编码受到抑制或提取功能受损。在症状方面表现为陈述性记忆损害、记忆不连贯或对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与此同时,PTSD病人的工作记忆能力也受到损害。
二、流行情况
一般而言,大约有50%的患者在三个月之内复原(apa,1994),另有文献指出,约有30%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40%患者持续有轻微症状,20%患者有较严重的症状,10%症状持续不会改善甚至更恶化(kaplan&sodock,1994)。以前ptsd主要发生于男性身上,主要是经历战争的士兵,所以称此为“炮壳震惊”(shellshock),后来又称其为“战争疲劳”。现在的研究表明,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都有发生ptsd的可能性,而且女性是男性发生两倍。也许这正是女性遭受性的或身体上的攻击的表现。对于中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没有比较大样本的调查。
三、诊断―三大簇症
1、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境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
2、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而且这种回避反应可能无意识化,即表现为“遗忘”。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它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
3、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事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进一步还表现为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四、干预
1、没有消极共病体验情况下宜于进行认知情绪治疗;
2、非慢性PTSD可以进行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
3、对于团体性的创伤可以进行团体疏泄治疗;
4、个体应该学会一些自我焦虑管理方法;
5、对于儿童可以进行催眠或游戏治疗;
6、如果并发症(共病,comorbidity)比较明显的话,可以辅以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型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抑郁、焦虑等共病反应。
7、可以通过再次经历一次同样的事情来渐渐消除恐惧心理(最好先恢复自信心,渐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才能再重复经历)也就是俗称的“心理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