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相关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痉挛、便秘等,是消化系统的一组常见病症,除可引起反酸、烧心、呃逆、吞咽困难、堵胀感、排便困难等消化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其它系统症状,并可能诱发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涉及其它系统的疾病,涉及到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肛肠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临床上诊断往往多费周折,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困扰,也给医疗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刘揆亮我科新引进的美国SSI固态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检查系统具有检查方便,获取数据直观、全面、精准,患者耐受良好等优势,极大提高了各种胃肠动力障碍与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及检查水平。该检查系统的内容包括:
1、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可评价食管各部位蠕动情况及上下括约肌功能;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迟缓症、食管弥漫性痉挛、胡桃夹食管、食管裂孔疝、硬皮病食管等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并可在药物或手术等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也可用于胃底折叠术、胃减容、胃肠转流等手术治疗后的食管胃动力评估。
2、24小时PH-阻抗监测:pH与阻抗联合监测是目前国际上有关胃食管反流最先进的手段,可监测全天的反流情况,发现各种酸碱度(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的反流,并可明确反流物的性质(气体、液体或混合型)及其在食管内所达高度;有助于胃食管反流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该检查尤其适用于具有食管外症状或内镜下未见食管炎症的胃食管反流、功能性烧心、已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但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的患者。
3、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评价排便时的直肠及肛门功能,可用于慢性便秘、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先天性巨结肠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及评估,可评估各种肛肠手术后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4、生物反馈技术:对诊断为肛门直肠功能失调导致的排便障碍患者,可以视频卡通图像及音频指示给予反馈,指导患者进行直肠和肛门括约肌的协调运动,有效改善排便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高清晰肛肠3D测压:可以高清晰3D图像形象显示肛门括约肌各个方向的压力,清晰地观察肛门括约肌状态,为肛门直肠手术提供直观的术前评估,有助于指导手术的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