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骨折常常表现为: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由于胸腰背部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传统治疗方法是绝对卧床3月,待骨折愈合后方可起床活动。但长期卧床可出现很多并发症(尤其老年人),如:心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褥疮或压疮、泌尿系感染、便秘、关节功能障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
目前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上引起全世界医学专家的承认, 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目前欧美提倡作为一线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案。
PVP/pkp是在影像设备监视下,经皮椎体穿刺注入骨水泥以增加椎体强度,稳定病变椎体,防止椎体塌陷,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等作用。其优点是:
⑴ 局麻下进行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时间短, 术中几乎不出血,术后不需缝合,止痛效果明确,具有同时达到缓解疼痛和椎体成形重建的生物机械强度的作用。
⑵ 对于高龄体衰患者,外科手术是一项严重的全身性干扰,这些病人一般无手术适应证,而此技术对于高龄病人全身干扰轻,安全性提高。
⑶ 术后恢复快,住院治疗时间短(一般5~7d)。 适应症 目前PVP与PKP绝大多数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常见原发疾病有:
①骨质疏松症:由于60岁以上老年人半数以上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
②转移性肿瘤;
③骨髓瘤;
④侵袭性血管瘤;
⑤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