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如何进行抗凝治疗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种关键变量需要考虑,包括脑出血类型、患者的年龄、复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抗凝治疗的指征。复发性出血风险必须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风险相互权衡。
( l )对于脑出血、SAH 或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出血后至少1至2 周的急性期内,必须停止应用所有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应立即应用适当的药物(即维生素K 、新鲜冰冻血浆)迅速逆转抗凝作用。
( 2 )对于脑出血后不久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静脉应用肝素可能比口服抗凝治疗更为安全。3至4 周后,在严密监测并维持INR 处于治疗范围下限的情况下,可重新开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 3 )特殊情况:对于SAH ,只有在破裂动脉瘤得到根治时才能重新进行抗凝治疗;对于脑叶出血或MRI 发现微出血和怀疑为淀粉样脑血管病的患者,如果需要重新开始抗凝治疗,复发性脑出血的风险可能很高;对于出血性梗死的患者,根据具体临床状况和潜在的抗凝治疗指征,可继续进行抗凝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