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三个基本步骤。但是怎样恢复、如何固定、何时活动,在中医和西医之间长期存在分歧,争论焦点在于如何处理好骨折治疗中的四个问题:即固定和活动;骨髓与软组织;局部与整体;医疗措施与病人主观能动性四对矛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科葛凤麟
在古代的中医没有和现代科学结合、为应用现代技术成就,主要依靠人的固有感觉器官,发挥人的本能,通过望闻问摸和对比测量来诊断治疗。应用手法将骨折整复,在局部施用夹板固定,不包括上、下关节,鼓励病人早期活动,贯彻了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一般肢体血运好,物质代谢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骨折的缓慢愈合或不愈合很少发生。但对一些难以整复、不易固定的骨折对位差,往往畸形愈合,影响肢体的外形和功能。
欧洲古代医学治疗骨折和我国传统医学基本相似。但自十八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与需要,自然界被分文别类的研究,是人们的认识深入了一步。这种分门别类的、孤立得研究方法逐渐使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代替了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尤其是X线的发明,是人们对骨折可以直接进行观察,为诊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过分依靠X光,在骨折治疗上强调对位,谋求坚强固定,忽略了活动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多年来在治疗骨折的理论上“骨折需要完全休息”、“广泛固定”的说法在西医中居于统治地位。在治疗骨折时,强调固定,忽视活动,着重对骨折的处理,轻视软组织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重视局部损伤,忽视整个肢体及全身;只想借助外力来整复固定骨折,而忽视了肢体本身的内在固定和人在治疗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结果束缚和限制了伤肢及整体的功能活动,影响或破坏了肢体本身的内在修复。固定作用。减低或损伤了骨折部位的自然修复能力,增加了精神负担和肉体上的痛苦,约束了人在治疗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葛氏正骨的治疗原则是:
一、整体观念
不能单纯的只注意骨折局部情况,而应及时地注意伤者全身情况,每一部位的骨折和形成骨折的形态均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二、早期整复
在整复时间上、原则上,要求争取今早一次满意复位,最好在伤后1-4小时内进行,此时局部肿胀不严重,便于手法操作,有利于促进骨折迅速愈合,尤其是儿童,因骨折愈合快、更要求早期整复。一般不应等肿胀消退后再进行,否则不易取得满意效果。整复前,先揉伤肢的肌肉筋腱,促进气血循环,再挤压肿胀局部,手法力量需轻柔,均匀持久,结局肿胀即可减轻,有利于手法整复。
三、筋骨并治
在骨折的同时,必然要伤及筋骨、肌肉等软组织。因此在治疗骨折时必须要筋骨并治,如在整复骨折时,要进行分筋理筋,调理筋脉,促进气血畅通,便于淤血的消散吸收,也便于骨折之整复,调整固定的夹板时也要调整疏理筋脉,即使在固定过程中,其两端的关节筋腱也要进行活动。如此筋骨并治,可减轻伤员痛苦,缩短疗程,关节功能恢复也快。
四、对位与对线
在骨折进行整复后,矫正了各种移位,即对位、对线完全良好时,称为骨折解剖复位。这对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是最为有利的。对某些骨折不能达到解剖对位时,可根据伤员的年龄、职业、骨折的时间和部位的不同,达到骨折愈合后能恢复功能即可。称为功能性复位。新鲜骨折功能复位标准为:
(一)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二)骨干骨折的成角移位,要求基本上矫正,即对线基本良好。
(三)骨干骨折的侧方移位,整复后对位在三分之一以上,干骺端的侧方移位整复后,对位在四分之三以上。
五、动静结合
骨折整复后固定与活动的对立统一。骨折对位后需要固定,而肌肉筋腱等组织又需要活动,强调固定,则影响了活动;强调活动,则又妨碍固定。所以必须二者有机的结合统一起来。使骨折既要早期愈合,又要使肌肉筋腱尽早的恢复功能。固定与活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固定中的骨折局部,要相对稳定,而其他部位要有必要的活动;在活动的关节要相对的活动,但也需要有必要的限制。一般在固定的初期以静为主,固定后期以动为主,大量实践证明,这个原则是促进愈合、缩短疗程、早期恢复功能的关键。
六、功能锻炼
人的肢体是在人的活动中发达起来的,使用则兴,不用则废。尚若在骨折固定的数周中,强调了静,忽略了动,骨折愈合虽好,但伤肢的功能,因长时间不动,就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尚失活动功能,因此强调动静结合,就要早期进行一些必要的主动与被动的功能锻炼,在骨折整复固定后,就进行锻炼肌肉主动收缩,在不影响骨折固定的情况下,活动的关节均应进行必要的活动和功能锻炼。在固定时要废除那些不合理的超关节固定,进行功能锻炼应当循序渐进。从肌肉主动收缩开始,到进行关节的活动锻炼,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七、捏筋拍打
骨折复位达到临床愈合,即可拆除固定,进行正常的活动锻炼,此时加上捏筋拍打,更有利于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加强血液循环,有利于骨瘀改造塑型,促进正常的动能恢复。捏筋与拍打的手法由轻渐重,有利于机体的适应过程。
《葛氏正骨》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骨是筋之架,筋是骨之铠,
骨断筋不断,筋断骨不连;
正骨先正筋,迂双两处分。
伤处四下揉,淤血自消散;
淤散骨自长,筋骨一起强。
固定是固定,必需结合动;
屈伸与旋转,主动被动炼;
捏紧加拍打,筋骨齐复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