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门外的疾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小儿气血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气血亏耗,以及慢性泻痢,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均易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成。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儿童发育不成熟,直肠粘膜下层松弛,如果久病体弱,营养不良,粘膜与肌层分离,可形成直肠粘膜脱垂。
2.年老体弱,妇女多产,骨盆肌肉松弛,直肠失去周围组织的固定支持作用,向下脱垂。
3.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疾病持续性增加腹压。
4.反复脱出的内痔、直肠息肉、肿瘤等疾病,将直肠粘膜向下牵引。
5.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肛门周围肌肉松弛无力。
【临床症状】
脱出 直肠脱出肛门外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初起在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肛外,便后自行还纳,反复脱出后逐渐加重,需用手还纳;重者可伴有肛门松弛,在打喷嚏、咳嗽、行走、久站、劳累时直肠都能脱出于肛门外。
排便异常 可见便秘、腹泻、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其中以便秘最为多见,直肠粘膜出血、黏液便次之。
其他症状 直肠粘膜反复脱出后,可出现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严重时表面可有溃疡、出血,也可见肛门部坠胀、肛周瘙痒、尿频、腹胀等。
【诊断】
脱肛可分为三度:
一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还纳;
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长5~10cm,呈圆锥形,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还纳;
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指诊可见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
【鉴别诊断】
内痔脱出:痔核分块脱出,呈梅花状,多以3、7、11点明显,表面粘膜呈暗红或青紫色,容易出血。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内治以补气、升提、固摄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脱垂较重,不易还纳者,宜重用升麻、柴胡、党参、黄芪,加金樱子、五倍子增强收涩作用;出血较多者夹用地榆、槐花、侧柏炭。
外治以收敛、固涩为主,方用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煎水熏洗,每日两次,然后用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
注射治疗 可采用的药物较多,以消痔灵注射液、6%明矾注射液疗效较好。
(1)粘膜下注射法 将药物注入直肠粘膜下层,使直肠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分为点状注射法和柱状注射法。
适应症 一、二度直肠脱垂,以一度效果为好。
禁忌症 直肠炎、腹泻、肛周炎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疾病。
操作方法 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后,将直肠粘膜暴露于肛门外,或在肛门镜下,齿线上1cm,环形选择2~3个平面;或纵行选择4~6行。每个平面或每行选择4~6点,各点距离相互交错,每点注药0.2~0.3ml,不要过深刺入肌层,或太浅注入粘膜内,以免无效或坏死。总量一般为6~10ml,注射完毕,用塔形纱布压迫固定。柱状注射,在暴露肛外直肠粘膜3、6、9、12 点齿线上1cm,粘膜下层作柱状注射。长短视脱出长度而定,每柱药量2~3ml,注射完毕,送回肛内。注射当日适当休息,不宜剧烈活动。进流质饮食,控制大便2~3。一般一次注射后可收到满意效果,如疗效不佳,7~10天后再注射一次。
(2)直肠周围注射法
适应症:二、三度直肠脱垂,通过注射药物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
禁忌症:肠炎、腹泻、肛门周围急性炎症。
术前准备:术前晚上和术前各灌肠一次。
操作方法:在腰俞麻醉或局麻下,取截石位,局部和肛管、直肠中下段消毒,选定在距离肛缘1.5cm,3、6、9三个进针点,然后用细长腰穿针头和20ml注射器,吸入注射药液,选3点处刺入皮肤、皮下进入坐骨直肠窝,大约进入4~5cm,针尖遇到阻力,即达肛提肌,穿过肛提肌,进入骨盆直肠间隙,此时,另一手食指伸入直肠内,仔细寻摸针尖部位,确定针尖在直肠壁外,再将针深入2~3cm,为了保证针尖不刺入直肠壁内,以针尖在直肠壁外可以自由滑动为准。然后缓慢注入药物6~8ml,使药物呈扇形均匀散开。用同法注射对侧,最后在6点处注射,沿直肠后壁进针,刺入4~5cm,到直肠后间隙,注药4~5ml,三点共注射药量20~24ml。注射完毕,局部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外敷。卧床休息,控制大便三天,于第一次大便前给予无菌石蜡油100ml口腹,以润滑肠道。注射后1~3小时内肛门周围胀痛,一般可自行缓解。术后2~3天,有时有低热,如不超过38摄氏度,局部无炎症者为吸收热,如超过38摄氏度,局部有红、肿等炎症改变时,应给予抗炎治疗。
手术治疗 适用于重度直肠脱出者,手术途径有经腹部、经会阴部、经骶部、经腹、会阴部四种,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适应症和优缺点,宜在专科医院进行。
【家庭护理】
已有脱肛者,应于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区,及时将脱出物送回。
【预防与康复】
1.及时治疗肠炎、痢疾等腹泻性疾病,小儿尤其重要;
2.防治便秘,不要用力努责;
3.及时治疗可使腹压增加的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等;
4.妇女分娩和产后充分休息;
5.经常进行提肛锻炼,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