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判断是否为咯血。咯血(或称咳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任何部位出血,并经口腔咳出。要确定为咯血,首先要排除鼻、口腔出血及呕血等情况。前鼻腔出的血一般从鼻孔流出,较易判断;后鼻腔出血流至咽喉,再经口腔咳出,很易被误认为是咯血,应瞩患者张口发“啊”音,如见咽后壁有血液自上向下流动,即可判断是后鼻腔出血。口腔出血多是直接吐出或吸吮后吐出,血中常混有唾液,仔细检查口腔很容易发现出血灶。呕血者可有上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等病史,多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内混有食物残渣或胃液,较粘稠,无痰及痰中带血。而咯血者可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多伴有咽喉瘙痒、咳嗽、胸闷等症状,血内混有痰液,可成泡沫状,多有痰中带血。
咯血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和环境的安静,有的人因害怕鲜血咳出而拼命屏气,这样极易引起窒息(血堵塞气管,不能呼吸)。在咯血时要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安静。这样可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便于止血。如有条件可服用些止血药(如安络血、6-氨基己酸等)。若咳嗽剧烈而咯血尚不多,可服用一般止咳药,因剧烈咳嗽不利于止血。但应注意,若咯血量较大,则不宜应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不利于将鲜血及时咳出而引起窒息。如发现咯血突然停止,并出现胸闷、烦躁、出冷汗,甚至面色发紫,则表示出现咯血窒息,应立即将患者上半身沿床沿倒置下垂或将患者头朝下、脚朝上抱起,并轻轻拍背,同时将患者嘴撬开(取下假牙),把口腔及咽喉部血块掏出,这样可使气管内积血受重力影响流向口腔,减少堵塞,使部分患者窒息得以缓解。另外就是要及时把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