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正确的服药方法也可以减少不良刺激,以发挥更好的药效。
1、煎药用具
煎煮用具与药液质量密切相关,史有记载,“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目前,一般认为煎药宜用砂锅、瓦罐,忌用铜、铁、铝锅。
其中,砂锅受热均匀,导热和缓且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内所含化学成分起变化,故为首选。有些药物遇到铜、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且此类金属化学性质活跃,极易与中药内所含的鞣质、甙类等成分起化学反应,轻则使药液变色,重则破坏有效成分,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方法
(1)煎煮火候
煎药有“武火”“文火”之分。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谓武火,也称急火;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称文火,也称慢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急火,煎沸后改用慢火。
(2)煎煮方法
由于药物的性味功能和治病的要求不同,中药煎煮的时间和方法亦有区别。一般说,煎煮前要用凉水浸泡最少30分钟,根茎、果实浸泡时间更应长些,花、草、叶浸泡时间可略短,这样可使水分逐渐渗入药内,药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溶解,就可使药物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加水以淹没药面1-2cm为宜。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一般煎药时间为:第一煎30分钟;第二煎20分钟;如有特殊需要第三煎者则以10分钟为宜。
需说明的是,煎煮时间要从药液煮沸后开始计时。脾胃虚弱者选用滋补药时宜用文火久煎,对质地坚硬的贝壳类、矿物类药物宜先煎20-60分钟,气香易于挥发的药物宜采用后下,煎5-10分钟即可。
另外,煎药不宜频频搅动,一方面会使锅中的温度丧失过多,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另一方面会使某些药物中的易挥发成分大量挥发,影响药物的疗效。
大约1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即可。治胃病临床用药,一般用文火水煎2次,共取汁300mL,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3、服药方法
胃病患者服药均以温服为宜,药液温度在40度左右,以减少冷热对胃肠的直接刺激。服药方法及时间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中草药一般分2次温服。我们推荐的服药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早、晚饭后2小时服药,如9:00、21:00;二是晨起空腹及睡前服药。可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及生活规律适当调整服药时间。特殊情况应遵医嘱。
部分患者平素食量很小,甚至饮水稍多都出现饱胀,堵闷等,加之一些中草药煎剂有特殊味道,服药后病人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等,对此,建议改为小量多次服药,分3次服用,如9:00、14:00、21:00,并在煎药时加3-5片生姜,多能缓解。
对于病情较重者,如癌症或呕吐患者,可调整为每天服药5-6次,如9:00、11:00、14:00、17:00、21:00,减少每次服药量,一天1剂药服完即可。
对于中成药的服用,我们一般主张在饭后半个小时服用,因为饭前服用,容易影响饮食。一般来说胃病患者本来食欲就不好,在饭前吃了几种药之后就吃不下饭,不吃饭营养就跟不上,使疾病更不容易恢复,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在饭后服用中成药,在不影响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服药。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更应在餐后服用。
4、服药疗程
胃病多病程较长,病机复杂,常见寒热虚实兼夹,其治棘手,绝非二三诊所能奏效。胃病的治疗多疗程较长,且中间易于反复。因此,一定要按疗程服药。
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一个“守”字,而不乱更方,药既中病,当守方守法服用,正如近代名医岳美中所云:“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不可因短期疗效不著而改弦易辙。
对于普通的慢性胃炎来说,如浅表性胃炎,用药治疗一般在4-6周,如伴有胆汁反流或出血糜烂等,治疗时间相应较长,一般在6-8周。
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服药时间也在6周以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因病情轻重的差异,疗程也有差别,其中溃疡面≤2cm单发的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愈合在6周左右;溃疡面>2cm或多发的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或是复合型溃疡(胃及十二指肠均有溃疡),服药时间应延长至8周。
当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时,即出现了萎缩性胃炎,因其临床表现不规律,缺乏典型症状,故需胃镜乃至活检才能明确诊断。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特别是在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时,服药时间相对较长。
目前,大多数的学者认为胃黏膜固有腺体的恢复需要3个月(即3个月为一个疗程),临床一次治疗一般需2-3个疗程(6-9个月)。而对于胃癌术后的患者,则应坚持按需服药。
此外,当病情稳定后,我们建议逐渐减少药量,而不骤停。如慢性胃炎患者,经服药治疗,胃脘不适、嗳气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即可减少服药次数或服药量,巩固治疗2周左右。
可将原来1日1剂的中药汤剂,改为2日1剂,可在每天晚上服用1次,而早晨不服;或是服药次数不变,减少药量,每次服用原来药量的一半。
有时在恢复过程中,因某些因素的刺激,如饮食不当、情志影响及天气变化等,出现病情的反复,应灵活掌握,适当延长服药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