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项以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受试对象的研究表明,经过为期4个月的限制热量饮食,患者的心脏周围脂肪沉积状况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都得到了持久改善,故不应低估生活方式干预作为糖尿病治疗手段的潜在价值。
在这项研究中,荷兰莱顿大学医学院的Sebastiaan Hammer博士及同事采用心脏磁共振(MRI)技术分析了8例男性和7例女性受试者的心功能、心脏周围脂肪沉积和体重指数(BMI)。基线时,所有患者的BMI均>30 kg/m2,且正接受胰岛素治疗,自述既往无心脏疾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基线时停用胰岛素治疗。
在饮食干预的4个月中,患者每天都进食1种标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500 cal/d),研究者还每周监测每例患者的血糖和体重变化。在接受饮食干预后4~6个月,患者逐步开始恢复常规饮食。
在接来下的12个月中,患者由各自的医生负责治疗。研究者在基线时、治疗4个月和18个月时对患者进行了心脏MRI检查。
在接受限制热量饮食的4个月中,患者的BMI均值由35.3 kg/m2降低到了27.5 kg/m2。心脏周围脂肪沉积由39 ml减少到了31 ml。研究者还通过评估血液流经左房室瓣(二尖瓣)的状况定量评估了患者左心室的弹性程度[具体方法是计算充盈早期(血管充盈期)与心房充盈期之比(E/A比)],以此判断心脏舒张功能。
结果表明,患者的E/A比由饮食干预前的0.96增高至1.2。
在患者恢复常规饮食后,研究者开始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开始14个月后(基线后18个月),患者的BMI均值增高到31.7(P<0.05)。
但尽管患者体重增加了,其心脏周边脂肪沉积水平(32 ml,P<0.05)和E/A比(均值1.06,P<0.05)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饮食治疗期间,所有患者都不再依赖胰岛素治疗。在恢复常规饮食后,约有75%的患者在基线后18个月时依旧无需使用胰岛素。
饮食干预还可以减少患者心脏周围脂肪沉积,且这种效应同样可以持续到基线后18个月,这就意味着饮食干预在恢复正常饮食1年后依然具备保护作用。
研究者表示,即便是对于那些恢复常规饮食后体重反弹的患者而言,这种保护效应也依然存在。
Hammer博士指出,心脏周围脂肪组织非但不是一种惰性组织,相反具有极其活跃的代谢功能,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紧密相关,还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
鉴于标化MRI检查可对心脏周边脂肪进行定量检测,未来临床医生将有望采用该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风险进行预测。
尽管本研究的受试者在基线时肥胖且依赖胰岛素治疗,但并无任何患者存在心脏病、肾脏疾病或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者表示,他们正尝试在罹患心脏疾病的患者中检验这一指标的预测效能和安全系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