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治疗室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家庭:完美和谐的家庭——先生事业成功,彬彬有礼;妻子温柔贤淑,衣着得体;可是孩子就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多的就是——不上学。
这个时候,在心理治疗室里就会上演这样的剧情:父母亲轮流温和的对孩子讲道理!这些道理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而毫无例外的,孩子不会听!
当然也不会反驳,只是闷着头,不吭声。这个时候,父母会强行抑制自己的怒气,转头寻求我的支持,他们极其委屈,极其无助:“医生,所以的道理都对她说了,所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可她还是这个样子,我们能怎么办?”一句话生生把孩子打入不忠不孝无可救药的无底的深渊,而父母显得完全没有责任!
可是他们不知道,孩子其实只是家庭的代罪羔羊!孩子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来自于两个不会争吵的父母!
两个成年男女结婚,他们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会背景结合,如果两个人个性不够成熟独立,终究会有无数矛盾和分歧,但显然,现实中总是有很多夫妻不能解决这些矛盾,以致于这些矛盾代代相传,在某一个家庭成员的代罪羔羊身上体现出来,这个家庭成员通常是孩子。
这种家庭,夫妻两人彬彬有礼,相敬如宾,尽量回避冲突以保护婚姻,却以表面的平静和冷战代替争吵,把最初对对方的爱意全部收回,加倍投注在孩子身上,甚至双方的交流都要在孩子身上转个弯,让孩子代为转达。因此,父母虽然表面上是平静的,但情感上抱怨甚至怨恨如同汹涌的激流,冲击着孩子的内心情感。
孩子如同忠实的牧羊犬一般守护着父母的情感,唯恐有事。很多孩子的心声是:“我觉得我比父母还要成熟懂事,对他们事事都要操心。”“我不喜欢这样,太累了,我觉得我没有童年。”“这个星期过得比较开心,因为我妈妈对我比较温柔,没有挑刺!”“我爸爸?我和我妈妈争吵的时候,我爸爸就逃了!”
因此,家庭治疗师建议所有的家庭都要学会争吵,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纳皮尔在《热锅上的家庭——一个家庭治疗的心路历程》一书中写道:几乎所有的夫妻都必须学习怎样使争吵更具有建设性。笔者认为,所谓建设性是指用正确的争吵解决隐藏的危机而使家庭更加稳固,减少隐患,起到保护婚姻和孩
子健康成长的作用。有建设性的争吵意味着就事论事,表达情感,以“我”为主语,尽量少挑剔,少指责,保持“战斗”状态,不要退缩逃跑,不要把问题保留到下一场更大的爆发。
当然,更有建设性的方法是提高自我觉察和自我控制,寻求个人性格的成长或完善,这个,可能只有在心理治疗室里才能实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