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增厚在影像诊断中较常见。历史上,增厚的胆囊壁被认为是原发性胆囊疾病的表现,并且被认为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然而,这个表现本身没有特异性,可以在很多胆囊病变和胆囊外病变中发现。
因胆囊颈部或胆总管结石梗阻导致扩张水肿充血的胆囊。
超声检查时,正常胆囊壁表现为铅笔线样的线性回声。胆囊壁的增厚依赖于胆囊膨胀的程度,餐后可发生假性胆囊壁增厚。
左侧:空腹胆囊壁表现为铅笔线样超声结构。右侧,餐后胆囊假性胆囊壁增厚。
CT上正常胆囊在注射对比剂后表现为薄的环状软组织密度增强。
胆囊壁增厚在影像诊断中相对常见。增厚的胆囊壁超过3mm,在超声上典型表现为层状结构,在CT上则因为胆囊周围微量液体和浆膜下水肿表现为胆囊壁周低密度层。
左侧,59岁急性胆囊炎妇女显示胆囊壁层状增厚,两层回声线之间存在低回声区域。右侧,增强对比CT显示因浆膜下水肿,包含低密度外层的胆囊壁增厚。
急性胆囊炎是导致急腹症患者住院的第四位原因,最初的诊断往往与影像发现胆囊壁增厚有关。然而,这个特征并不能确立诊断,应该有其他影像征象存在如梗阻性胆石、胆囊水肿扩张和超声墨菲征阳性、胆囊周围脂肪炎或液体,以及能量多普勒见胆囊壁充血等证实急性胆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增强对比CT显示胆囊膨胀(箭头)和轻度增厚的壁、轻微的局部脂肪浸润(星号)。胆囊颈部有一枚嵌顿的结石。
最敏感点横断超声显示一个不可压缩的水肿膨胀的厚壁胆囊(箭头),腔内可见结石、泥沙(或碎片)增强对比CT显示广泛的胆囊(箭)周围脂肪炎性改变(箭头)
急性无结石胆囊炎主要发生在危重症患者,推测由于禁食导致胆汁粘度增加以及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这些急性胆囊炎的影像特征为没有结石,代之以胆囊内泥沙。因为这些胆囊异常通常发生在危重患者并继发于全身疾病,这些胆囊炎通常很难诊断。对他们进行经皮胆囊造口可同时诊断和治疗。左侧,最敏感点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箭),胆囊内部充满泥沙(星号)但无结石。右侧,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胆囊壁富含血管(箭头),为支持炎症的征象。
慢性胆囊炎这个术语用于临床上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导引起短暂梗阻,导致低级别的炎症和纤维化。相关影像表现为包含结石的轻度壁增厚的胆囊,并有相应的临床病史。胆囊纵轴超声显示轻度壁增厚(箭)和腔内非梗阻性结石。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慢性胆囊炎的罕见变体,以富含脂肪的炎性过程为特征,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类似。影像研究显示胆囊壁显着增厚,通常包含壁内结节,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CT上表现为低密度,提示脓肿或局灶性黄色肉芽肿炎症。这些特征与胆囊癌重叠,使术前诊断困难重重。左,超声显示显着增厚的胆囊壁和壁内低回声结节(箭头),以及腔内结石(箭)。右,增强对比CT显示畸形增厚的胆囊壁包含低密度结节。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低密度结节(箭头)提示脓肿或局灶性炎症。腔内有几个结石(箭)。
瓷样胆囊是慢性胆囊炎的另一种罕见变体,以胆囊壁钙化为特征。因与胆囊癌有关,这些患者往往需要预防性胆囊切除术。然而,
瓷样胆囊发生胆囊癌的几率并不高。
瓷样胆囊
胆囊癌位于胃肠道恶性病变的第五位,1%-3%在外科胆囊切除术的标本中发现。因为缺乏早期或特殊表现,当发现时,病变通常处于晚期。胆囊癌有各种各样的影像表现,从腔内息肉样病变到浸润胆囊壁的肿块,也可表现为弥漫性壁增厚。相关表现如侵犯临近结构、继发胆管扩张、肝脏或淋巴结转移可帮助鉴别胆囊癌和急性或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如缺乏这些相关表现,胆囊癌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很难鉴别。超声显示显着弥漫性胆囊增厚(箭头),代替了胆囊腔。多发胆囊结石(箭)提示腔内可能被结石充满。右侧,增强对比CT描述了壁增厚的胆囊(箭头),肿瘤局部侵犯到临近的肝脏(箭)。
胆囊腺肌瘤病的特征是上皮增生,肌肉肥厚和壁内憩室(罗-阿氏窦),可能引起节段性或弥漫性胆囊受累。这是一种良性病变,不需特殊治疗,在9%胆囊切除标本中偶然发现。增厚的胆囊壁内发现,超声表现为“彗星尾”混合回声假象的胆固醇结晶,强烈提示该诊断。空气也可引起类似假象,然而,气肿性胆囊炎的患者通常症状严重,可以与腺肌瘤病相鉴别。因MRI可描述罗-阿氏窦,也可以帮助鉴别腺肌瘤病和胆囊癌。超声显示壁增厚和钙化,以及由于罗-阿氏窦内小的胆固醇结晶引起的“彗星尾”混合回声假体(箭头)
全身性疾病如肝功能不全,心衰或肾衰也可导致弥漫性胆囊壁增厚。这些病变导致胆囊壁水肿的确切病理机制还不清楚,但可能与门静脉压力增高、体循环静脉压增高、血管内渗透压下降有关。也有报道低蛋白血症导致外源性胆囊病变,但仍存在争议。1、肝炎;2、肝硬化;3、充血性心衰;4、胰腺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