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是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的,为凹凸不平、互相嵌插的耳状关节面,关节囊紧张,并有许多坚强的韧带包裹,活动范围极小,是人体躯干向下肢传递重量与支撑的关节,骶髂关节的前面有坐骨神经及其它神经通过,骶髂关节错位后,除了骶髂关节周围韧带的紧张痉挛,产生腰骶部的疼痛外,极易产生一些神经症状,如坐骨神经痛、会阴部神经痛等复杂的疼痛表现,甚至出现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阳痿等,且久治不愈。
骶髂关节半脱位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
前错位: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
后错位: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
一、诊断
1、诱发骶髂关节错位的原因有:
①外伤、劳损、产后、风寒湿侵袭、先天因素。
②继发于其他疾病及损伤,如: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
骨质增生、盆内脏炎症……(需排除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侵犯等)。
2、临床症状:
一侧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着地、负重及站立,行走困难。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常以健侧臀部着床,患肢保持屈髋屈膝位,翻身困难,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鞍区症状,腹股沟部及内收肌群痉挛性疼痛,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阳痿等)。
3、检查体征:
压痛(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群……)。髂后上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长、腰椎侧弯…… 患侧骶髂关节处明显压,骨盆分离试验,“4”字试验及床边试验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片:关节间隙不等宽,密度不均,骨盆倾斜。(或可见)耻骨联合分离。
二、治疗
1、复位手法
(1)仰卧单膝压腹法
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前错位。
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
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
(2)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
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错位。
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
(3)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腰骶关节错位;髋关节半脱位;假性下肢不等长。
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
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
2、辅助治疗
(1)针刀疗法:对慢性病变,腰骶部具有明显压痛区域进行针刀松解,之后再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效果会更佳。
(2)银质针导热软组织松解术:对急慢性性疼痛,炎症反应比较重的患者应用银质针导热术和迅速消除局部炎症病变,减轻疼痛。
(3)药物治疗:需要有良好的镇痛,通经活络药物治疗,以曲马多、神经妥乐平及镇痛中成药为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