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女士今年40岁了,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文秘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经常长时间伏案工。10年前开始出现头痛,起初表现为右侧头痛,时轻时重,当时没太在意,后来头痛越来越重,而且有时头部呈搏动性头痛,尤其在伏案工作后头痛加重,同时还伴有颈部僵硬,肩胛部酸胀不适感,在最近3年内头痛更加严重,怀疑自己患上了偏头痛,她知道偏头痛非常难治,会伴随终生,到过多家大医院,多次行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异常,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等,服用了大量的止痛药,头痛也没有得到控制,而且近半年尤其严重,并且在右侧头皮相继出现多个红色斑疹,该处最为疼痛,皮疹逐渐溃烂形成溃疡,愈合后仍然疼痛。病人由于头痛得不到缓解,出现焦虑、烦躁、失眠、体重减轻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患者通过朋友得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有个疼痛科,她就抱着试试看的的态度来到疼痛门诊,门诊医生姚军主任仔细看过病人,认为她的头痛和颈椎有关,是一种颈源性头痛,建议行颈椎核磁检查。时间不长检查结果出来了,显示颈椎3-4间隙和颈椎6-7间隙椎间盘突出,尤以颈椎3-4椎间盘突出最为明显,颈椎多间隙椎间盘退变。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核磁检查结果,姚主任确诊病人患的是颈椎源头痛。病人接受了住院疼痛介入治疗,终于使多年的头痛得到治愈,颈肩部僵硬酸胀不适也随之消失。
像邰女士这样的病人非常普遍,由于人们对这种疾病认识比较少,才出现病人头痛医生头痛的现象,随着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1983年美国医生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但这一概念还没有普遍被临床医生所认识。这类病人绝大部分仍被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枕神经痛等,其治疗方法也有很局限,治疗效果仍没有明显改善。
颈源性头痛病源在颈椎,症状表现在头部,根据头部的神经支配和颈椎神经的关系,不难理解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其发病机制多是由于高位颈椎间盘突出、膨出、退变造成椎间盘物质渗出和突出对颈椎神经的直接压迫所致。其形成的原因包括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颈椎外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出现退变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导致椎体不稳,,椎间关节紊乱等,久而久之会造成小关节囊增生、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松弛、盘内物质渗出,椎间盘膨出、突出等,盘内物质渗入椎管内可造成对椎管内的神经直接刺激,加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压迫和刺激椎管内的神经根,造成受刺激的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顽固性疼痛、麻木等。如累及运动神经还会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而头部的感觉多是由高位颈神经支配,
颈源性头痛的概念的提出,为这一类头痛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姚军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国内率先实施颈源性头痛的介入治疗,使这类顽疾得到了较好的治疗,大大提高治愈率。对于一般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在门诊行颈椎旁神经根注射治疗,对颈神经根注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需住院行疼痛介入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