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高个子看戏,矮个子受气”,身高对人生的影响很大,没有哪个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矮冬瓜”。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矮小、超重、营养过剩等病例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此既担忧又困惑。
所谓的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速度低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低于4~5厘米/年,青春期低于5.5~6.5厘米/年。简单地说,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儿童身高增长的速度并非均匀,人在一生中有两个快速增长期,即婴幼儿期(0~3岁)和青春期。婴儿出生后第一年长高约25厘米,第二、第三年分别为10厘米和8厘米,3岁以后的生长速度下降,每年5~6厘米。进入青春期后(男孩12~13岁,女孩10~11岁),由于性激素的协同作用,孩子身高增长会出现“蹿个”现象,每年可增高7~10厘米,青春后期(女孩子月经来潮后,男孩排精后)性激素使骨骺逐渐闭合,生长速度骤减直至停止生长。因此,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身高增长的重要时期,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家长应予以高度重视。
家长如发现孩子矮小不要惊慌,更不要乱投医、乱用药,要到正规医院专业的门诊进行诊疗。经过专科医生询问详细的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需的化验检查后,才能进一步明确孩子是否患矮小症。只要查明病因,通过规范治疗都可以达到增高目的,矮小儿童除需治疗原发病外,还应有良好的后天环境,以促进遗传潜能的充分发挥。因生长发育的特点,一般应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初中生9~10个小时,高中生8~9个小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