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晕旁瘘管、浆细胞性乳腺炎等,在此以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做陈述。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叫急性哺乳期或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初产妇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率高达2%~4%,比经产妇乳腺炎多1倍。
1、病因: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哺乳期,由于哺乳期抵抗力低下,乳汁淤积后并发细菌感染造成。
2、临床表现:可表现为乳房肿块,伴有局部红、肿、热、痛,还可以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治疗:疾病早期可局部热敷。如果没有红、肿、热、痛和畏寒、发热,可以不用抗生素。如果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可以静脉应用青霉素,既能杀菌,又不影响哺乳。若青霉素过敏,可以使用红霉素类药物。
4、预防:坚持母乳喂养,坚持“按需哺乳”的原则,这里的“需”即包括孩子,也包括母亲;平时注意避免乳汁淤积,尽量让孩子吃空一次奶汁后再吃另一侧奶汁,剩余奶汁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因为奶汁为很好的培养基,细菌容易在其里面繁殖。另外,如果有乳头凹陷,尽量在怀孕前予以纠正,因为我们的乳腺小叶就像我们所见的葡萄一样,如果有乳头凹陷或某一导管不通畅,就容易发生乳汁淤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