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类“养颜排毒”产品纷纷占据各大小媒体的黄金时段,打出“洗肠排毒”、“淋巴排毒”的金色招牌,令不少青年男女及爱美人士心动不已;排毒真的能养颜吗?养颜真的都要排毒吗?
一、正确认识“毒”的含义及排毒与养颜的关系
“排毒”是中医术语,中医认为“毒”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外来之毒”即指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气候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强度,就会发生病变,这就叫毒,称风毒,热毒,湿毒等。“内生之毒”是指正常新陈代谢过程的代谢废物。
“毒”与皮肤有什么关系呢?风湿热毒这类外生之毒侵入人体,会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脱屑,甚至糜烂、渗液,或日久生斑等。皮肤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肺部有热毒会在皮肤上发生病变,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这类影响容颜的
“毒素”需要通过清肺热、祛大便等多种治疗方法,来达到排毒养颜的目的。而内生之毒,如食物残渣在肠道正常菌群的分解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毒素,若在体内蓄积过多,吸收入血而不及时排出,则会造成对人体的种种损害,“有诸内必形于外”,也会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反应。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有毒废物能及时通过大便、尿液、汗液等排出体外,使体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不至于造成毒素在体内的蓄积。一般每天大便1次或2-3天1次,软硬适度,习以为常,不算便秘,也无需药物排毒。了解了什么是“毒”,就知道并不是人人多要“排毒”了。
二、通大便不等同于“排毒”
各种媒体广告大肆宣传引起皮肤上生痘痘、长暗疮、出现色斑等病变的毒,服用通大便的药后就可以从便中排出去。其实这是一种误导。
颜面生痘痘、生色斑等完全责之于便秘,是不正确的;虽然有些毒是可以通过肠道排出去的,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通大便与排毒不能等同起来,有些表现有毒的疾病并非排毒通便一泻了之的。市场上很多解毒、排毒类药物实际上是以通泻大便为主,大多含有大黄、芒硝等攻下药物,具苦寒之性,久服会伤阴耗气。广告中往往夸大体内的毒,把肠道看作是“垃圾桶”、“毒素制造厂”,抹杀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泻下药就可把积聚在肠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很多人就认为是肠道内的毒素使得皮肤长痘痘、起色素斑、面色晦黯无光彩,就盲目服用通便药物,把排便当成了排毒,一些药物所宣称的“清宿便”、“大排毒”,正好符合这些人的心理,使这些药物能走俏一时,殊不知,动不动就药物通便,或者通过洗肠来达到所谓祛除毒素的目的,会打乱肠道内正常的菌群,甚至形成药物依赖性。所以,一些美容机构提供的大排毒、大清毒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再者,肠道也不是排毒的唯一器官,肾脏才是人体有毒废物排泄最为重要的器官。
三、不能乱排毒,用药讲科学
排毒产品多,广告攻势猛,出现很多乱排毒、乱用药的现象,轻则无治疗作用,浪费金钱,延误病情,重则损伤身体,出现胃肠道功能失调。中医认为:侵入人体的毒邪性质不同,自身体质也不一样,因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应当结合病症,辨证论治,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科学的选择药物来排毒方为正道,所谓的“排毒产品”内所含的大黄、芒硝等泻药力量峻猛,极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出现泄泻、乏力等诸多症状,长期服用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其实这种面部、肌肤的疾病主要是肺胃二经郁有热毒导致的,应该清肺胃之热才是科学有效之法。轻信广告宣传,不经医生处方,随意服药,危害无穷。
四、养颜驻容的秘诀
拥有美丽容颜、青春永驻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与追求。但想通过排毒来养颜、驻颜绝非良策;其实中医对养生抗衰早有论述,强调关键在于自身调养,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体质,从事体育活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煎炸、过酸、过辣食物;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避免过多及过强日晒;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护理,如洗面、按摩等。当出现有损美观的皮肤病变时,切忌自行用药,应找专业医生指导处理。中医美容是通过各种方法调整全身脏腑功能,以疏通经络,滋养皮肤,达到局部与全身的美容作用。爱美的朋友,想要拥有一张光洁靓丽的容颜,健康的体魄,请记住养生养颜秘诀:“顺四时,适寒暑;节饮食,强脾胃;和喜怒,养心神;慎起居,调劳逸;崇吐纳,推导引”,“排毒养颜”非上策,自身调养是根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