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技术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手术技巧。
方法
对35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确诊为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扩张鼻道后,沿中鼻甲找到蝶窦开口,沿蝶窦开口向下切开鼻中隔粘膜,充分打开蝶窦前壁,咬除蝶窦粘膜,暴露鞍底、双侧视交叉隆起及颈内动脉隆起及斜坡,对上述结果辨认清楚后,用磨钻打开鞍底,形成1cm大小骨窗,穿刺除外动脉瘤及证实定位准确后,用钩刀剪开硬膜,用取瘤镊及环形刮匙切除肿瘤。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随访结果,讨论总结鼻蝶入路的解剖标志、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结果
全切30例,近全切5例。20例术后激素水平好转,术后19例出现一过性尿崩,脑脊液鼻漏6例。31例视力好转,1例出现颈内动脉损伤,无颅内感染发生。
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风险小,肿瘤全切率高,患者恢复快。
手术方法
全麻插管固定口角一侧,仰卧位,头后仰20°,头略偏向术者,消毒术区及鼻腔。常规右侧单鼻孔入路。0°内镜照明下将浸有肾上腺素浸湿的棉条沿着中鼻道填塞至蝶筛隐窝,直至鼻腔扩张满意。沿中鼻甲向后、后鼻孔向上寻找到位于蝶筛隐窝内的蝶窦开口。从蝶窦开口的内上缘起,用单极电凝向后切开一侧鼻中隔根部粘膜,将鼻中隔根部粘膜咬除,再用剥离子向两侧推开粘膜,用磨钻或显微咬骨钳切除蝶窦前壁,切除范围从蝶窦开口水平开始向下切除1、5cm的蝶窦前壁。咬除窦内粘膜,暴露鞍底。在鞍底骨质隆起的正中用磨钻磨开鞍底骨质,直径约1cm。
用长针头穿刺鞍底硬膜,除外动脉瘤或偏离中线后,用钩刀切开,即可见肿瘤组织向外涌出,肿瘤一般呈鱼肉状,用取瘤钳留标本后,用环形刮圈和吸引器分块切除肿瘤。如鞍上肿瘤不能随鞍内肿瘤切除后下陷,可请麻醉师协助给病人憋气,使颅内压增高,促使鞍上肿瘤下陷,有利于切除。不必勉强切除鞍上肿瘤,强行牵拉可能造成与肿瘤上方粘连的小血管出血,出血位置深在,很难止血,压迫止血有可能造成下丘脑继发损伤。鞍上残存肿瘤可以选择二次经鼻手术切除,因为肿瘤有向相对薄弱处生长特性,随时间延长,肿瘤会逐渐下降而使二次手术变得容易。术中如不慎损伤到颈内动脉,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立即终止垂体瘤切除手术,用纱条填塞鼻腔止血,术后立即行脑血管造影,选择介入方法(如覆膜支架)封闭破口。
肿瘤切除后用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填塞鞍内止血,外敷人工硬膜后用生物胶封闭鞍底。如有鞍隔破裂,出现脑脊液漏,则必须用自体组织封闭鞍底。用碘纺纱条填塞鼻腔,保留后鼻孔通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