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电”无人不知,而生物电人们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一切生命活动都伴有电变化。人体更是如此,没有电则心不跳,没有电,脑将丧失意识,没有电,肌肉就失去收缩与舒张,等等,人体的一切生理、生化与代谢均不能脱离电。医生通过特殊仪器在体表把不同部位或脏器的电变化记录在纸上,以线图的形式间接反应脏器功能,这种线图称“某某电图”,依此作为诊断疾病依据,如心电图,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用来诊断心脏病的方法。肌电图同样能帮助医生对所测定肌肉或支配该肌肉的神经病变进行定性、定位诊断。
正常情况下,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是由神经支配的,肌肉一旦失去了神经支配,不仅不能完成收缩与舒张功能,同时因得不到神经的营养而萎缩。当神经损伤时,所支配的肌肉就会出现异常的电位,表现异常肌电图,依此对神经损伤进行定性诊断。
因肌肉本身的病变同样也表现异常电图,但二者异常的肌电图表现类型有别,从而对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进行鉴别。神经损伤时,在肌肉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在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上可记录到一种特殊的电位―失神经电位;让肌肉轻收缩活动,在完全性损伤时见不到运动单位电位,慢性损伤可见高大的电位;当肌肉进行大力收缩时,肌电图表现为募集相的减少。而当肌源性肌萎缩,除放松时见到与神经源性损害相同的失神经电位外,在轻收缩则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矮小、多相波增多,大力收缩时表现为募集相的增多。
尽管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颅脑、脊柱及脊髓结构,对神经疾病的诊断价值早已被人们认可,但对鉴别神经根性病变和周围单神经损伤,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判断,甚至结构变化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的分析方面是影像学所不及的,这恰是肌电图的应用价值,起到与影像学互补的作用。
由于运动与感觉神经在椎管及其旁走行的解剖解构不同,神经根性病变时肌电图仅表现为运动神经波幅减低,而感觉神经电位不受影响,如果神经卡压在后根神经节后,感觉神经才会受到影响,但,无论感觉神经是否受到影响,脊神经后支支配的椎旁肌均会受到影响,这也是确定根性病变的关键。
根性神经病变还表现同一根神经所支配的多块肌肉同时出现异常电位,如;颈5、6根性病变时,可在三角肌、肱二头肌、岗下肌、肱桡肌等肌肉出现失神经电位,而这些肌肉都是有不同的单神经支配的,一旦多块或区域性肌肉出现失神经电图时,应首先考虑根性或干性损伤,而非单神经病变。
肌电图的的特征性表现也可以直接佐证某些根性损伤的存在,如骶1根性病变或胫神经病变时,H反射出现异常,而腓总神经损伤时H反射不受影响,所以,通过H反射的正常与否可以鉴别骶1根性病变与腓总神经损伤。
由此可见,肌电图是通过电的异常反应神经性疾病的一种检查手段,尤其对通过临床分析难以确定的一些神经病症的诊断具有明确的意义,在根性病变和周围单神经损伤的鉴别方面可以弥补影像学的不足,在神经损伤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提供依据,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神经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因此,当你对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诊断疑惑时,可能肌电图能帮你大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