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医生是做什么的?
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除了在手术开始前为病人作麻醉前评估及施行麻醉外,在外科医师进行手术的同时,还必须负责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而引起的生理反应,维持病人在麻醉状态中的基本生命功能,像心跳、呼吸、血液循环及氧气输送等重要功能的维持,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麻醉医生具有在危急时抢救病人生命的能力,他们不但是手术室的重要人物,也是紧急救护及急危重症的病人急救主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们麻醉医生的首要责任,无痛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2、麻醉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三种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 2.区域阻滞麻醉 3.局部麻醉 每一种都有很多形式和用途。
3、麻醉医师为什么要问很多问题?
麻醉医生除在手术中使你解除疼痛、舒适外,对重要生命功能的维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所以了解病人的医疗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以往疾病史、近期用药、过敏史、麻醉手术史等,平时间是否伴有糖尿病、哮喘、气管炎、心脏病等,长期服用哪些药物这些情况都应如实告知您的麻醉医师,使麻醉医生有所准备,对一些疾病在麻醉过程中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到生命安全。
4、为什么病人在手术前不应进饮食?
禁食在大多数麻醉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使呕吐、误吸的几率大大降低。因为一些麻醉药物减弱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射。例如,肺对外来物体有保护性反射,如胃内的食物,防止它们进入肺内。但是,麻醉以后,这些反射消失了。而胃酸对肺的刺激非常大,常引发吸入性肺炎,
可导致呼吸衰竭,影响生命。所以为了你的安全,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术前应禁食。
5、全身麻醉会对智力有影响吗?
现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醉药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作用可逆的药物,手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每年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次使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实践证明,在专业人士的正确使用下,全身麻醉药不会对智力有任何的影响。
6、老年患者麻醉风险更大吗?
是的!与年轻病患相异之处,年老患者常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变等全身性疾病。这些高危险因素增加手术及麻醉的困难度,有时手术成功,但最终病人还是因其它因素死亡。所以麻醉前的评估要审慎,以生命安全为第一,除非须紧急手术才得以救命,否则宁愿暂缓手术。因其生理及体能状况较差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术中各项心血管、肺呼吸、肾脏功能的监视,术后的照护及止痛,体温的维持则更重要。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甚至比术前及术中来的高。麻醉药物也因老年人病患的组织器官衰老而代谢减缓。故要注意剂量的减少及药物的延缓作用。
7、什么是麻醉的风险
所有的手术和麻醉都有一定的风险,由手术的方式、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是否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等多种因素决定。“手术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师是保命的”,麻醉和手术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了谁都不行。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是给予病人生命支持的直接对象,他要监管病人的心跳、血压、呼吸、体温以及内环境平衡等一系列生命体征的平稳。对于不同年龄的手术对象,1岁、30岁、80岁,只要是同样的疾病,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基本没有的区别;然而,麻醉医师在考虑麻醉方案时却有着天壤之别。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不管任何一种麻醉方式,由于麻醉药固有的副作用、病情的复杂性以及手术等不良刺激,不可预见性的会导致病人出现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术中大出血、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死、药物严重过敏,呼吸衰竭、中风等。这些突发情况需要麻醉医生及时正确的紧急处理,方能让病人起死回生。
8、麻醉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
麻醉不仅仅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麻醉≠睡觉,由于每个人对麻醉药耐受和反应不同,在麻醉过程中难免出现意外和并发症。这些意外主要有:呼吸循环抑制、呼吸及心跳骤停、呕吐、反流和误吸、神经损伤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一步,而且要对手术的每一步和下一步了如指掌;对各种麻醉药物适应症、禁忌症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了解,并随时根据手术中的需要,调整麻醉剂型和用量的原因。为的就是要让患者的生命始终控制在正常的生理水平。所以,麻醉绝不是“打一针,睡一觉”这么简单。
麻醉医生不只是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疼痛、并使病人失去知觉。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对由多种因素(原发疾病、麻醉、手术等)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保证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我们麻醉医师的首要责任,无痛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麻醉中由于手术病人的特殊体质或其它各种原因可能造成中毒、呼吸抑制,甚至心跳停止等而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严重麻醉意外,无论出现任何情况,我们麻醉医师将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全力抢救。麻醉医师肩扛每一个生命之重托,我们会竭力为您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